315|转向系统通病难根治,东南车平躺更容易立起来。
尤其是2016-2017这两年,得益于SUV市场的井喷增长,东南汽车也依托DX7等产品,连续两年实现营收和产值突破百亿,2017产销突破15万辆,达到历史峰值水平。
随后,离开三菱的支持,东南汽车的市场表现迅速下滑。2018到2021的累计销量分别为8.9万、3.05万、14.77万、7265。虽然还没到退市的地步,但是“躺平”的状态是不争的事实。
到2022年,来自捷威X70系列更名的东南DX8和DX8S的销量将反弹至65,438+03,406辆。但也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和经销商大面积退网,让不少用户吐槽。?
转向系统的通病很难根治吗?
对于一个主打65438+万以下车型的自主品牌来说,以东南汽车每月1000辆的市场表现,品牌显然很难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同时,包括东南DX3、V5菱智、A5翼舞在内的很多产品,在转向系统上饱受诟病,也很难让用户满意。?
在车之投诉信息里。com,用户投诉东南DX3转向异常,方向盘没有回到正确的位置,这一点尤为突出。用户说:“保修期内换了三个转向器和两个管柱,开了几个月就响了。4S店说换了,过了保修期,根本不管。只有自己掏钱才能换。”
另外,很多车主也遇到方向盘失灵后没有配件维修的情况。“打电话给厂家,厂家说是缺零件,两个多月没修。现在没有配件可以替代。”面对客户的无奈,东南汽车官方仅回复称会尽快协调相关经销商进行核实处理,厂家会继续关注后续处理。
与此同时,由于近几年销量不景气,东南汽车经销商退网的消息频频出现。尽管不完全统计,目前东南汽车在网上的经销商数量不足200家,明显低于2017年的500多家。
而且,现阶段东南汽车还很难拿出更有吸引力的产品来吸引眼球,更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销量的逆转,彻底让品牌陷入“车不好卖,公司赔钱,不好进一步卖”的恶性循环。难怪各地经销商纷纷退网。
奇瑞出手“远水难解近渴”
面对目前的惨淡局面,东南汽车已经开始“自救”。去年2月,65438,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70%股权转让预公告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福州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预公告期已结束。
据了解,转让方为福州市国资委控制的东南汽车和左海控股集团的控股股东。预公告中要求,鉴于东南汽车具备乘用车和商用车生产经验和能力,本次转让还要求退市企业具备乘用车和商用车整车生产资质。?
事实上,早在去年3月,网上就传出“东南汽车与奇瑞达成对赌协议,愿意以80%的股份换取奇瑞的技术支持,力争3-5年内实现年产销40万辆”。现在,随着品牌捷威X70系列产品的上市,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也得到了证实。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在东南汽车的官网中,并没有东南DX8和DX8S的相关产品介绍内容。点击车型进入产品页面后,只能显示车辆配置表。此外,诸如车辆设计、动力等常见的相关介绍信息都没有体现。?
根据此前网上流传的奇瑞与东南的合作计划,双方的合作将分为三个阶段。2022年,作为第一阶段,捷途品牌现有车型改为东南后,将通过捷途的销售网络面向国内外市场销售。同时,奇瑞的新能源汽车也将在东南汽车牌照下销售,最终达到保留资质、激活企业的目的。年销量目标确定为2.4万辆(实际只有65,438+0.3万辆)。
今年以来,双方合作进入第二阶段。以深化合作、提升规模为目标,计划投产3款改装产品,通过国内外渠道销售。在福建东南工厂生产东南品牌新能源汽车或代工奇瑞汽车,实现7.5万辆的年销售目标。
到2024年,双方合作将进入第三阶段。奇瑞将在做强基础、做大产业的基础上,全面管理东南汽车。双方共同开发了三款全新车型,实现了年销量654.38+0.5万辆的目标。同时,双方还将建设年产能25万辆的新工厂。在此基础上,双方计划在未来10年完成306万辆的销量。
可以看出,通过东南汽车这几年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在市场上选择“躺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奇瑞作为公认的“理工男”,自然不用担心技术储备。所以有了奇瑞的技术支持,东南汽车被激活的概率也可以大大增加。
但需要指出的是,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尽管有奇瑞的支持,但东南汽车需要解决的困难还有很多。稳定经销商渠道,加快产品更新,做好用户运营,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在新能源产品逐渐取代燃油车的大背景下,至少“不落人后”才能真正在市场上谋求一点小小的生存空间。
本文来自郝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以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