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事件

2007年7月18日,四种新产品被列入禁止在国际市场销售的中国产品清单。菲律宾宣布,在对市场上的几款中国食品样品进行抽样检测后,发现其中4款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包括在中国销售多年的知名糖果品牌上海冠生园公司生产的大白兔奶糖。此次在菲律宾被禁的4种中国产食品包括:上海冠生园大白兔奶糖、福建晋江浪漫鱼奶糖、东莞Balron葡萄饼干、永康葡萄饼干。菲律宾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员古铁雷斯(Gutierrez)表示,对市场上几种中国食品的随机抽样显示,这四种食品含有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菲律宾已建议民众不要购买,同时要求进口商召回相关产品。2007年7月18日上午,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紧急发表严正声明,否认产品含有甲醛。公司表示,大白兔奶糖的配方成分不含甲醛,加工过程中从未使用过含甲醛的材料,使用的原辅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在得知大白兔奶糖被禁止销售后,冠生园公司连夜对大白兔奶糖进行了标准检测,并将产品送往上海某权威检测机构(国际公认)进行检测。"我们将在19正式宣布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冠生园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白兔奶糖是上海冠生园1959生产的奶糖。冠生园公司表示:“已通过菲律宾经销商向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索要检测报告和产品样本,菲方尚未回复。菲律宾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产品还没有得到制造商确认的情况下就公布检测报告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此外,冠生园公司还强调,由于大白兔奶糖的全球影响力,国内外假冒大白兔奶糖横行,在菲律宾发现的大白兔奶糖很可能是假货,而菲律宾的禁售令对“大白兔”品牌造成了损害。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事情正在进展:

2007年7月9日,19,权威机构鉴定,大白兔奶糖不含甲醛。

2007年7月7日,19,大白兔奶糖在香港和广州的部分超市下架。

2007年7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否认大白兔奶糖添加甲醛。

2007年7月20日,香港大白兔奶糖样品未检出甲醛。

2007-07-21,新加坡检测大白兔奶糖符合安全标准。2008年9月22日,新加坡农业、食品和兽医局昨晚发布的最新公告证实,中国生产的大白兔奶糖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建议公众不要食用。在声明中,农业及食物局还发出了更明确的警告,提醒当地零售商和进口商回收所有来自中国的牛奶和奶制品,并确保所有产品已下架并停止销售。如果发现这些食品没有下架,继续销售,当局将依法起诉。

2008年9月26日,上海光明集团停止销售大白兔奶糖。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冠生园公司生产的大白兔奶糖,尽管国内检测结果尚未出来,但自26日起暂停国内销售。公司已全面停止出口大白兔奶糖,部分海外检出三聚氰胺的奶糖正在加紧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上海停产大白兔奶糖光明食品集团副总经理葛表示,新加坡检出部分大白兔奶糖的消息传出后,光明食品集团高度重视,立即听取了冠生园公司的相关汇报,并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据他介绍,光明集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相关对策:一是全面停止大白兔奶糖出口;二是对境外检出的问题奶糖,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处理问题奶粉、液态奶的相关程序,及时实施下架、召回等措施;第三,国内相关检测正在进行中,结果还没出来,但为防万一,26日起暂停国内销售。根据我国《商检法》的规定,一些法定检验的商品在出口前必须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验和申报,而非法检验的商品是随机抽取的。抽查比例根据不同产品确定。根据国家有关要求,企业可以委托相关检验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进出口要求。个别出口企业达不到这方面的出口要求,出口到一些国家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这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