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蔬菜产量、产品质量和市场供应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蔬菜日光温室400座,蔬菜种植面积3200亩,产量1万吨。1992年,林果业完成新一代林网更新,成为全区首个林网绿化达到100%的乡镇。封山育林面积4500亩,水果长到1960亩,水果产量达到865吨。它在促进经济繁荣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畜牧业和水产业正在向商业化和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加强发展特色农业的激励政策,吸引资金开发现有土地,强调规模化和专业化,走农业企业化道路,从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建成2个区级畜牧小区和3个街道畜牧小区,主要以羊、鸡、金鱼养殖为主。奶牛和肉牛700头,猪7000头,鸡2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3500吨。1987年利用新店电厂余热发展罗非鱼养殖,建成江北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场,水面面积150亩,年产成鱼30万公斤。是淄博的科技示范基地。
到2000年底,农业总产值2950万元,其中种植业6543.8+0440万元,林业42万元,畜牧业6543.8+065.438+060万元,渔业300万元。
1965之前,第二产业几乎是空白,只有个别行业和手工作坊,技术落后,规模小。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当时财力的制约,工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1967年,新典服饰有限公司产值只有11.5万元,员工29人;新店修理站产值10.3万元,从业人员157人。1970,新店公社农具厂产值3万元,职工29人。1972年,新店修理厂产值17万元,职工46人。到1978,社会办工业企业5家,合资工业企业3家,工业产值240万元,工业从业人员207人,人均发放现金79元。从65438到0978,工业从业人员704人,产值224万元,利税23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街道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工业工作认真贯彻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大力发展乡镇工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挖潜。从1986开始,建设鑫隆化工厂、塑化厂、王铸碳素厂、淄博轮胎厂、纯碱固化厂、联兴塑料厂等工业项目,充分发挥靠近齐鲁石化的优势,吸纳就业4897人。工业产值1002万元,1989。1990前后,街道工业发展迅速,行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门类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以化工为主导,以塑料工程、生物工程、纳米材料为重点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1990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
到2000年底,工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42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147万元,利税8145万元,利润4560万元。工业企业88家,工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7家。山东天辰集团2000年销售收入超过6543.8+0.6亿元,山东曙光集团2000年销售收入超过6543.8+0.8亿元,被农业部认定为大型乡镇企业。淄博裕华集团公司是一家集工、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市政工程公司中排名第一,具有国家一级施工资质,并通过ISO9000认证。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先后开发出3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其中纳米氧化锌、特种导电黑等5种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预焙阳极等7种产品国内领先,20种产品列入“火炬”、“星火”等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
光绪三十年(1904)吉焦铁路开通前,临淄的商业大多集中在旧临淄城(今七都镇)。1915后,由于交通便利,新店商业贸易逐渐兴盛。1928,老临淄城大部分商户已经搬迁到新店。1904,现代临淄第一家饭店——新店贾珠饭店成立。1920年,李发顺等人在新店铁路南段开办了临淄最早的客栈——同聚客栈,1923年,王开设新店澡堂。1904年,临淄最早的炭垛开放。据记载:“1933年,新店站经营炭素行业最多,有30家,年售煤约2.2万吨,总值13万余。”七七事变前,新店中外烟草商有18家,年交易额400万元。1937年间,木炭业、白酒业、杂货业,尤其是中外烟商云集新店,逐渐成为临淄的商业中心。从1978,街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5人。到1980,有183修理和餐饮服务商店,15餐馆和旅馆。1985年5月,临淄档次最高的新店酒店开业。此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和工厂打工经商,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新电市政公司、安装公司、新电宾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当时新店镇第三产业收入超过2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08万元,被区里命名为专业商贸服务村。从1993到1995,第三产业投资达到5100万元,新增营业面积67500平方米,第三产业营业额达到3.6亿元,建筑安装业从业人员达到3098人。近年来,街道充分发挥地处市区的优势,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快城中村沿街房屋的开发。1995,建设了三条商业街和一个集市。1996建了两个大市场。社区服务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街道成立了社区服务协调委员会和社区服务指导中心,按照省级社区服务示范城市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
2000年,街道有商业、餐饮、服务业网点740个,从业人员1923人,年产值4759万元,利税143.3万元。
特色产业依托齐鲁石化公司,以化工为主。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城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