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81年,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政策,清江钢铁厂被列为“下马”,淮阴地区和清江市基于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努力保留。在当时召开的全省炼铁工作会议上,企业领导下达扭亏军令状,淮阴银行关于保留清江钢铁厂的报告获得省政府批准“如能源能自行解决,也可保留,由地区研究决定”,清江钢铁厂度过了生存危机。
1982-1986,企业巩固提高发展。1982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改造现有设备,扩大产能。其间,* * *筹集301.5万元进行了大量技术改造:13m3高炉在1.2年改造扩建为19m3高炉,结束了1.2年炼铁生产亏损的历史。1983年和1985年,两座5吨电炉自行升起安装,期间65438+。
1987-1995,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争创苏北冶金第一。从1987开始,企业根据现状制定了两步走的技术改造战略方针:第一步,改进现有工艺设备,理顺工艺关系,在有一定效益的基础上积累资金更新项目;第二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现代化钢厂,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装备水平落后的局面,进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1996-2000年,企业发展迅速,进入中国冶金企业50强。65438至0996年,企业改制为江苏淮钢集团有限公司,并以此为核心,成立了省级企业集团——江苏淮钢集团。
2001-2004,科技先导力争世界十大特钢。
2005年,省发改委将淮钢集团列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四大重点钢铁企业之一。
2005年5月2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55号文件同意将南京市政府持有的江苏淮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6.15%的国有股权转让给淮安市政府。淮钢与南钢合并五年来,淮钢与南钢先后实施重组,双方原有合作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此外,南钢未来三年将继续投入6543.8+02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南钢已无余力投资淮钢。因此,2005年3月1日,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意向,将原由南钢管理、南京市国资委持有的淮钢公司26.15%的国有股权转回淮安市,由淮安市人民政府国资委成员履行出资人职责。2005年6月5438+10月,依法办理了国有资产产权变更登记等相关法律手续。南京钢铁集团江苏淮钢有限公司名称自2005年6月165438+10月1日起废止,企业名称恢复为江苏淮钢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淮钢与新加坡昂国合资建设新型建材厂——江苏淮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总投资8800万元,建设高炉矿渣微粉生产线。
2006年6月,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淮钢,出资收购珠海国力等4家企业64.4%的社会法人股。同时将于8月通过竞价收购淮钢26.15%国有股权。届时,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将拥有淮钢80%的股权,经营层和管理骨干持股20%。
2007年1月1日,何大平艾青基金会正式投入运营,这是淮钢关爱青年职工的一项重要举措。基金会每年有654.38+0万元可用,其中何大平每年出资50万元,其余由公司其他领导和中层干部出资。
公司荣获“江苏省信用诚信企业”称号。
2007年3月1,大型圆坯连铸机成功拉出第一根直径500 mm的圆坯,成为国内最大的连铸圆坯,淮钢品种结构调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公司汽车大梁用扁钢、船用锚链钢、锅炉用无缝钢管坯三个产品荣获2006年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淮钢“能效电厂”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累计节电1300千瓦时,由省经贸委奖励。
淮钢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王中英博士被认定为“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公司其他5名同志被认定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
淮钢副总经理王中英获江苏省百万元创业创新基金,全省44名高层次人才首次获此基金。王中英是淮安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才。
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何大平提出了“三精方针”,即精技术、精运营、精管理。
沙钢、淮钢特钢收购河南永兴钢铁。
转炉厂职工石,因见义勇为救溺水男子,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石受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表彰和奖励。公司授予史“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称号。
2007年10月28日,江苏李坏钢铁有限公司165438+股东向淮安市慈善总会捐赠135万元,用于市美术馆建设和设立淮中奖学金。
截至2007年6月65438+2月65438+2月09日,电炉厂生产钢材70万吨,为13年6月以来最好成绩。
为了进一步开拓汽车用钢市场,公司实施了ISO/TS16949:2002体系。
2007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6543.8+00亿,公司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副省长李金林、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市委书记丁解民、市长范金龙出席庆祝活动。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全公司干部职工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