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信息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位于渤海湾中心,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临秦皇岛市,西接京津,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咽喉和走廊。现辖2市6县6区,4个开发区,曹妃甸工业区,汉沽管理区。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人口714.5万。面积3874平方公里,人口299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历史沿革唐山,因城中央的大成山(原唐山)而得名。唐山历史悠久。早在4万年前,人们就开始工作和生活了。商朝属于孤竹国,战国属于颜地,汉朝属于幽州,清朝属于直隶永平府和遵化直隶府。最初是唐代的一个村庄,自明代以来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用于农业、采石和制陶。随着清末“洋务运动”的兴起,光绪三年(1877)在唐山成立开平矿务局,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办矿挖煤。乔屯镇建于1878年唐山,1889年改名唐山镇,193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矿、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辆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都诞生在这里,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北方瓷都”。

唐山气候温和,地貌多样,土壤肥沃,是各种农副产品的丰富产地,被称为“京东宝地”。COM”。北部山区盛产板栗、核桃、苹果、红果等干鲜果品,“JD。COM栗子”享誉海内外;中原地区盛产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农副产品,被誉为“冀东粮仓”。南部沿海不仅是渤海湾的重要渔场,也是原盐的集中产区。南浦盐田是亚洲最大的盐田。沿海陆地海岸线长196.5公里,滩涂、浅海开发潜力大。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质地优、分布集中、易开采。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7种。煤炭储量62.5亿吨,是我国炼焦煤主产区。铁矿储量57.5亿吨,是中国三大铁矿区之一。石油、天然气、石灰石和黄金的储量也相当可观。

山水文化唐山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戚继光的“不吃苏洲”、“老马识路”、“换桶”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评剧、皮影戏、乐亭大鼓被誉为“冀东三花”,在国内外影响广泛。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许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如长城、仲晶、菩提岛、金银滩、李大钊纪念馆及其故居,现已成为旅游的好去处。唐山菜属于JD.COM菜,它的特色小吃,如蜜糖、棋饼和万里辣扒鸡,都很有名。这里有很多有才华的人。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生于唐山。成,中国评剧的主要创始人,唐山滦南县人。李大钊,中国* * *生产运动的先驱,中国* * *生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家乡在唐山乐亭县。唐山人民勤劳、智慧、坚韧、富有创造力。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铸就了开滦矿工的特能战斗精神、西浦的“穷棒子”精神、沙士玉的“当代愚公”精神、抗震救灾中凝聚的抗震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城市环境。唐山是震后崛起的新城,城市功能分区清晰,市政设施配套,环境清新优美,现代化水平高。城市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100%、97%、65%、83%,均处于全国同类型城市领先水平。1990唐山在中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荣誉奖,2004年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典范奖。唐山交通便利。与北京共建的京唐港,已与国内外120多个港口通航,位居全国港口前20位。曹妃甸深水码头建设全面启动。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与京玉树、唐沁、京唐三条国道穿境而过,京沈(唐山段)、金汤、唐刚、西外环四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环城立体立交构成现代交通网络。

经济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由于1976地震,唐山在改革开放之初处于恢复建设时期。1986复工基本完成后,唐山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198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翻番;1994实现了第二次翻番;1996进入全国综合实力50强。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27亿元;财政总收入226亿元。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后,果蔬、奶业、瘦肉型猪、板栗、花生、水产六大龙型经济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开工率达55%。工业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等10支柱产业,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四大高技术产业群起步扎实。唐山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拥有开滦、唐钢、冀东水泥、机车车辆、三友碱业、唐山陶瓷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对外开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200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0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665.438亿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26.4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65438+9700万美元。产品远销韩国、美国、日本等169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等全国荣誉称号。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488元和4582元。

未来发展。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唐山面临着未来发展的良好机遇。省委、省政府对唐山的发展寄予厚望,要求我市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区域经济中心。我们决心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港口、海洋优势,抓住曹妃甸工业区发展建设的前所未有的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务实,勇争第一,深入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科教兴市、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发展环境。 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唐山,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2006年,唐山国税总收入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国城市中排名19。比2005年的21位置前移了2位。已经超过济南、沈阳、长春、Xi、哈尔滨等副省级省会城市和大连、厦门等计划单列市。2006年,全市国税系统税收收入1841.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25 %,同比增加28.85亿元,增长1.8%。

悠久的历史

唐山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据考古证实,在古代,唐山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赵村文化遗址距今约45000年,孟家泉人发现距今约17000年。在滦县东会山和遵化军子口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唐山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20余处,其中唐山大成山、迁西西西寨村、迁安安辛庄等遗址具有代表性。90年代以后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唐山人早已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滦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商周时期,唐山属于北方后国为孤竹国的地区。当时人们用烧炭、混盘筑制的方法制作三足平底陶器,已经有了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伯夷与竹乡舒淇的故事流传至今。战国时期,唐山属燕国管辖。当时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经济文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出现了许多精美的陶器和青铜器。武器和生产工具由铜和铁制成。秦汉时期,唐山属有北郡、辽西郡、有州。西汉时期,人们开始学习如何种植水稻和修建水利工程。同时发展冶铁、铸铁、盐煮,并设置官员掌管盐铁。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山仍属幽州右北平郡和辽西郡,居住在此的各民族取长补短,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融合。隋朝将汉朝的州、郡、县三级行政改为州、郡一级,现在唐山地区东部属于北平郡。盛唐时期,唐山经济繁荣。为了恢复辽东,唐太宗李世民派兵入侵朝鲜。唐山是必经之地,留下了许多李世民和唐山的美丽传说,因此出现了城市、要塞和寺庙、集市、邮局和屯粮屯兵的宫殿。战役后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唐山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使冶铁业和食用盐业发展更加迅速。唐山被辽统治了近210年。辽灭后,唐山由金人统治。这一时期,乐亭、迁安、冯润相继建县,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贸易繁荣,形成了一批商业繁荣的城镇。元代成为腹中之地,经济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到了明代,唐山人不仅冶铁,还发展了采煤,成为陶瓷工业的中心。清代有汤山镇,1877以前是滦县和冯润之间的一个孤立的村落。从1876开始,清政府开始在开平镇逐步发展。之后人口逐渐增多,商业日益繁荣,于是建立了乔屯镇,因镇北有唐山“大成山”而得名唐山镇,属于。I938正式成立于5438年6月+10月。1948 12唐山解放后,成立唐山市人民政府,隶属冀东区。1949年8月,省会城市;8月,1958,改为唐山特区;6月,1960,改为省会城市;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撤市设区;现辖2市6县6区2个国营农场,总面积*万亩

唐山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近代历史上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英法联军侵华时,唐山各县在京津义和团的影响下,建立了义和团和红灯笼,有力地抵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1911 65438年2月著名的滦州起义,有效配合了武昌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唐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作为革命领导力量和中坚力量的风采。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唐山的传播,1922年,唐山成立了中国* * *产党唐山地区组织,组织领导革命斗争。开滦五矿工会罢工成为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最重要的罢工之一。玉田农民武装起义是北方农民第一次举起土地革命的红旗。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发生了著名的抗日暴动。解放战争时期,唐山人民成为支援辽沈和平金两大战役的主要后方基地。冀东人民以“豁出去”的伟大牺牲精神,动员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支援两大战役,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它原是一个东北和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是由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的。它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以岛上原来的曹飞神庙命名。

“面朝大海有深槽,面朝陆地有浅滩”是曹妃甸最明显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大型深水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被誉为“国宝之地”。

曹妃甸开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国家能源交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中国北方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的重大战略决策。从1992开始启动曹妃甸项目前期工作,总投资6000多万元,先后完成50多项工作成果和科研项目,聘请14名院士和3500多名专家学者反复论证、讨论、优化,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科学详实的依据和定性结论。曹妃甸项目先后被河北省和唐山市列为“一号工程”。2005年6月,被列为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区。2006年3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曹妃甸工业区初步规划面积为310平方公里。曹妃甸工业区将立足京津冀,背靠“三北”(华北、西北、东北),面向世界,充分发挥地理位置、深水港、资源组合、产业落后等优势,认真组织实施“以港促工、重化建城、港城互动”战略,大力建设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石化产业。建立健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用地、环保六大基础支撑体系,努力把曹妃甸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先行区、腹地发展引领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区、与国际接轨的高开放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未来五年,工业区计划完成开发建设投资约6543.8+0.50亿元。到2065.438+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70亿元以上,港口城市建成区达到90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以建设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为总体规划,将曹妃甸逐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能源和原材料的国际集散地、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曹妃甸工业区作为中国首批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业园区之一,将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化”的原则,着力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资源综合利用管控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体系,加快集聚钢铁、石化、电力、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示范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各项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标准,成为引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为适应曹妃甸综合开发建设的需要,2005年6月8日,经河北省委批准,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曹妃甸开发建设进入新阶段。

从2005年开始,曹妃甸正式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25万吨矿石码头仅用13个月就完成了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成功实现了海内外通航。今年已接卸进口铁矿石654.38+00多万吨,全年将达到654.38+065.438+00万吨。煤码头已获国家批准,码头主体正在进行填海造地和钢板桩施工;原油码头已获国家批准,正在进行引桩施工,年底开始铺设管道;LNG接收站及储罐区项目已完成项目批复报告提交和初步设计,正在进行土地复垦和地质勘探工程,近日正式开工建设;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已完成1炼铁高炉全部600根水泥灌注桩和辅助桩的立项论证、地基处理试验和浇筑,正在加紧组织设备招标和“三通一平”;华润曹妃甸电厂2× 30万千瓦火电机组项目报批所需文件已完成,正在进行地基处理、桩基检测和主机招标;22个冶金钢结构和其他项目也将在今年开工建设经济和社会理事会。

改革开放以来,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由于1976地震,唐山在改革开放之初处于恢复建设时期。1986复工基本完成后,唐山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198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翻番;1994实现了第二次翻番;1996进入全国综合实力50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6654.38+0.6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9万元,

财政总收入264.29亿元,居河北省首位。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8: 57.9: 31.3。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后,果蔬、奶业、瘦肉型猪、小米、花生、水产品。六个龙形经济体的规模正在扩大。全市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6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额达到230亿元,农业产业化开工率为57.0%。工业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等十大支柱产业和精品钢铁、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化工五大产业基地。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四大高技术产业群起步扎实。目前已有开滦、唐钢、冀东水泥、机车车辆、三友碱业、唐山陶瓷等一大批大型优势企业。从65438年到0988年,唐山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区,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十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543.8+4.22亿美元。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5.07亿美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999、2002、2005年三次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称号,1994、1997、2000、2003年四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1995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65438+。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376元和5155元。

行政区划

2005年,唐山市辖6个市辖区和6个县,管理2个县级市。

唐山面积13206平方公里,人口709万(2004年)。

路北区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62万。邮政编码063015。

路南区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24万。邮政编码063017。

古冶区面积263平方公里,人口36万。邮政编码063104。

开平区面积253平方公里,人口33万。邮政编码063021。开平镇人民政府。

丰润区面积1.334平方公里,人口89万。邮政编码064000。幸福路区人民政府。

丰南区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52万。邮政编码063300。丰南镇人民政府。

遵化市面积1521平方公里,人口69万。邮政编码064200。

迁安面积1.208平方公里,人口68万。邮政编码064400。市人民政府驻迁安镇。

滦县面积999平方公里,人口54万。邮政编码063700。县人民政府驻滦州镇。

滦南县面积1.270平方公里,人口57万。邮政编码063500。县人民政府设在该镇。

乐亭县面积1.308平方公里,人口49万。邮政编码063600。乐亭镇县人民政府。

迁西县面积1.439平方公里,人口36万。邮政编码064300。县人民政府驻兴城镇。

玉田县面积1165平方公里,人口66万。邮政编码064100。玉田镇县人民政府。

唐海县面积700平方公里,人口65438+40万。邮政编码063200。唐海镇县人民政府。

*此处各分部的地理名称截至2005年6月5日至2005年2月5日;面积和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6)》,人口是截至2004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