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奥司他韦的主要上市公司

流感疫情仍在继续。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周报显示,3月6日至12日,南方各省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报告率为10.1%,高于前一周的7.6%。北部为8.7%,高于前一周的7.4%。

随着流感高发,“神药”奥司他韦成为追捧对象,多个省市的电商和线下药店迎来销售高峰甚至断货。

作为奥司他韦的行业龙头,东阳光(600673)医药(HK:01558)也引起市场关注,股价持续上涨。3月21日,东阳广药收于8.18港元,较2022年9月22日3.93港元的低点上涨108.14%。

依靠奥司他韦的表现来扭转亏损

早在2006年,东阳广药就获得了奥司他韦原研生产企业罗氏制药的授权,成为继上海医药(601607)集团之后中国第二家授权企业,商品名为“科维”。

2016随着上海医药集团停止生产奥司他韦,罗氏制药减少供货,东阳广药成为国内最大的奥司他韦供应商。2018年,奥司他韦被列入《流行性感冒治疗指南(2018版)》,同年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在诸多利好因素下,东阳广药迎来业绩持续增长。2019年,东阳广药旗下奥司他韦颗粒和胶囊的总销售额达到59.39亿元,当年公司总收入达到69.48亿元的历史峰值。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严格的防控措施使得流感病例大幅减少,科维销量骤降,导致东阳广药业绩低迷。2020年至2021年,东阳广药营收大幅下滑,分别达到23.48亿元和914万元。净利润由盈转亏。2020年净利润8.37亿元,低于2019年。2021,东阳广药亏损5.88亿元。

由于终端医疗机构人流、诊疗活动、药品处方恢复良好,东阳广药业绩有所回暖。3月17日,东阳广药发布公告,预计2022年录得净利润6800万元。

流感概念炒起来后,股价翻倍。

业绩的持续恶化也让东阳广药股价一路下跌。2020年初,东阳广药的股价还在20港元以上,之后一路走低。2021 165438+10月3日,东阳广药跌至历史新低3.35港元。直到2022年10,东阳广药股价仍在5港元以下波动。

受流感高发影响,抗流感概念备受关注,东阳广药股价持续上涨。今年3月14,东阳广药触及8.88港元,为2021年7月以来的最高点。

3月21日,东阳广药收于8.18港元,较2022年9月22日3.93港元的低点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