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的18个铁路局相继更名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直通车记者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截至6月165438+10月17,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18铁路局(公司)已全部完成工商登记变更。
此轮变更后,各铁路局名称均变更为“中铁XX局集团有限公司”。如原成都铁路局、沈阳铁路局更名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但18嘉铁路局集团仍是铁总的全资控股公司。
中国铁路局时代结束,铁路局集团公司时代开启。
多元化经营
除了名称变更,工商登记变更期间还有几个变化值得关注。
首先,铁路局企业性质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为“有限责任企业”;
其次,注册资本也普遍扩大。如中铁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42亿元变更为65,438+0,546,438+0.44亿元。
还有一点,各铁路局的业务范围也扩大了。引人注目的是,不少铁路局增加了物流、金融、旅游餐饮、广告管理、房地产开发、农畜产品销售、烟草制品。
所以,改变后的中国铁路,可能不是你认识的中国铁路。事实也是如此。多元化经营是中国铁路公司制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
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例,铁总实际上是中国最大的隐形“地主”,其土地储备持有量远高于其他地产商。
今年初,铁总公开透露,其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分布在18铁路局31个省市自治区,达到3亿平方米,超过目前房地产企业土地储备最高的中国恒大(2.76亿平方米)。
2017第一季度,铁总净亏损58亿元,虽然已经同比大幅减少33.3%。但是,常年的连续亏损,真的给铁总造成了压力。
因此,通过公司制改革,实现多元化经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8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先后在北京、深圳、武汉等城市启动了20个土地综合开发项目,面积约3098万平方米。
这种模式被称为“以地养铁”。事实上,利用铁路企业土地资产筹集铁路建设发展资金的模式,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已经提出。
2013年8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铁路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到,要加大力度盘活铁路土地资源,鼓励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支持铁路站线综合开发。
《意见》还提出,要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创造条件;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资产收益水平。
但实际上,两年来中国铁路总公司改革进展缓慢,铁路公司制改革今年明显提速,进入强力推进阶段。
中新社是直通车记者。主要原因是2017年3月6日至4月5日,中央第六巡视组对铁路总公司党组进行了“机动式”巡视。6月10日,向铁路总公司党组反馈“机动”巡视情况时指出,铁路总公司“推进中央深化铁路改革等决策部署不够有力”,要求铁路总公司”。
与此同时,中国铁路总公司也开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资本进入铁路有了新的进展。据媒体报道,铁总已向阿里、腾讯、一汽集团、顺丰控股等民营资本发出参与混改的邀请。
事实上,在省级及以下支线铁路和专用铁路上,混改也有所突破,成效显著。今年9月,杭绍台高铁在杭州签约,这是第一条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铁,以复星集团为首的民营财团持有51%股权。
改革的三个步骤
回顾历史,从铁道部到铁路总公司,中央一直在推进铁路体制改革,但由于其复杂性和庞大的体量,很难协调各方利益,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改革效果。
由于其特殊性,铁总的公司制改革一直被视为央企改革的重中之重。为了平稳有序地完成改革,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为此制定了“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非运输企业率先进行公司制改革,包括17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人民铁道报社。
第二步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18铁路局(公司)和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三家专业运输公司的改革..
最后,还有铁将军本身。据介绍,中国铁路总公司已启动部门间重组合并,将更名为“中国铁路集团公司”。
今年9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党建和公司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推进公司制改革是消除制约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展的体制弊端,实现由传统运输生产企业向现代运输经营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铁总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政企绝对分离。
此前,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全面推进铁路局公司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设定的时间表,一系列改革将于今年11年底前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构建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2018起全面按照新的制度机制运行。
改革的方向
正如铁总负责人所说,公司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政企绝对分离。重点是设立由董事会、经营层和监事会组成的组织,最终构建公司治理结构。这种重组有利于铁总走向市场经济,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灵活参与竞争。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继刚提醒,改革的关键是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和资源优化,使机构更有效率,更能响应市场。
钢铁企业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事实上,许多专家也呼吁不要再拖延了。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建告诉中新社记者,钢铁总资产结构和资产利用效率正在恶化。以高铁为例,即使不考虑运营成本,高铁的运输总收入也不足以支付高铁建设的贷款利息。“铁总已经开始通过不断借新债还旧债来维持。如果不深化改革,2020年铁总债务将达到8万亿,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风险。”
“长期以来,铁路系统的工作绩效并没有完全与收入挂钩,265438+万铁路职工仍然吃着同一个锅。”铁路局无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铁路系统长期垄断,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赵建说,这是中国铁路运输企业缺乏活力的最根本原因,而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在下一步改革中,赵建认为,深化铁路改革的关键是铁路网能否拆分,否则改革难以推进。因为,在现有的组织架构下,即使铁路局已经更名为公司,仍然需要铁总裁的指挥和清算,无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赵建建议,下一步可以将中国铁路总公司改组为控股公司,将现有的18铁路集团公司改组为北、中、南三个区域铁路公司,使之成为法人实体。三家公司在各自辖区内负责调度指挥,拥有投资决策权和财产处置权,最终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同时,赵建认为,三大区域公司及其内部子公司应充分竞争,建立两级竞争的铁路运输企业组织结构。
专家普遍认为,如果能彻底改革公司制,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将对推动其他国企改革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