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东软会有怎样的改变?
东软是不是要彻底转型为医疗健康公司?关注东软的人应该会注意到,作为国内最大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东软近两年见诸报端的新闻多与医疗有关,尤其是东软旗下的东软医疗和东软西康在2014年底获得弘毅投资和高盛投资37亿元,东软今年还在筹划在宁波、沈阳、太原建设“云医院”平台。就连东软集团的灵魂人物刘积仁,在论坛和采访中也更多地谈到了东软的健康战略。
“普通人现在不满意或者永远不满意的一个是教育,另一个是医疗。”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告诉界面新闻,东软在2009年西康成立前后开始全面向健康医疗领域转型,并借此将商业模式从B2B向B2B2C转变,不放弃多年积累的企业用户,同时将业务线延伸到家庭和个人消费市场。
东软在向医疗转型中有这个信心和优势。东软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软件企业,自1991成立以来,历经多次转型。从做软件制造商到做系统集成商,再到做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国际外包业务,刘积仁很庆幸东软还活着。
“中国的IT公司五年就会死掉,东软活了24年。比人的话,基本都活200多岁。”10年底在贵阳举办的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15上,刘积仁一上台就拿东软开玩笑,包括自己的年龄。“在大家都看好90后的时候,还有人把钱投给50后”,这也是刘积仁在谈弘毅的赵令欢为什么还愿意投他的原因。刘积仁,1955出生,今年60岁。
“你问一个20岁的人想活几岁,他可能会回答80岁;但当你问一个78岁的老人想活多久时,他永远不会是80岁。”刘积仁表示,无论政府、医院还是IT界,都应该致力于让老百姓的生命活得更长、更有价值。
要实现这一目标,不可避免地不能仅仅依靠最后一刻的临终关怀。刘积仁说,“如果我是医院的院长,我希望首先,你永远不要来我的医院。”如果你来了,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回来。"
那么刘积仁的说法有什么深意呢?这就要提到东软正在试水的“云医院”了。所谓“云医院”,是由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医疗设备和医疗管理应用系统组成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平台,为政府、医院和医生构建高效、安全、可靠、可监管的协同医疗体系;是为医院构建网络医联体,为医生争取更大利益,推动医改的工具。
用刘积仁的话说,“云医院”是“没有围墙的医院”。通过基础设施、IT传感器、互联网等方面的投入,让医疗服务走向社区和家庭,让医疗模式从以医院为中心转变为以社区、家庭和个人为中心。
以宁波云医院为例。据宁波市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孙向东介绍,该项目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建成在线医疗、协同医疗、健康管理三大平台。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和优化政府配套政策、支付方式、体验、数据和商业模式。此外,宁波云医院还发布了“掌上云医院”App。除了所有病历和日常健康记录,患者还可以享受挂号、免费和收费咨询、体检管家等服务。
这个想法如此宏大,东软作为一家公司,能实现这个梦想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包括保险行业。”刘积仁说,东软的医疗转型理念没有想过颠覆谁。“很难。”“我们在创造新的东西,但原有的东西已经存在,只是特别分离,没有联系。”
“在医疗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是医生。”刘积仁认为,它是未来医疗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工具。通过IT技术,可以将大医院的资源、能力、知识渗透到社区中,普通人在家的日常行为都可以接入医院。
这种想法并非无中生有。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但刘积仁并没有放松学习互联网思维的步伐。在“新生态下的新解决方案”主题演讲中,刘积仁阐述了很多他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阐述了互联网的三大定律: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梅特卡夫定律。他认为,未来世界的一切都是连接的,连接的成本在降低,同时创造新的价值,而这种连接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形成了一种合力。
“我相信有几种互联网元素将在我们的网络中得到充分利用。第一是社交,第二是协作。”刘积仁说。据了解,除了云医院,东软还推出了“大象求医”、“瘦子”等多款医疗健康手机app。
不过,瞄准医疗这块蛋糕的不止东软一家,BAT也涉足医疗领域。“有了垄断,他就会自满,就会有弱点,就会诞生另一个。”刘积仁认为,医疗领域永远不会出现垄断,目前有机会。针对近两年医疗领域投入的增加,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刘积仁认为“绝对不存在泡沫,这些探索和创新未来都会继承,无论成败。”
据了解,东软今年还在洽谈引入一笔新的投资,也将应用于医疗领域,而东软医疗和东软西康两家子公司将朝着分拆上市的目标发展。
东软在医疗领域的布局已经广泛铺开,那么未来会怎么样呢?“我很难描述三年后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刘积仁表示,希望三年之内,更多的基础医疗能够走向家庭,很多普通人都有个人家庭医生。他还预计,更多的利益相关者或志同道合者将进入他们的平台,共同努力,让普通人满意,他们的技术、资本和服务模式将服务于未来。“也许会失控。”
对于那些全新的非核心业务,东软开始鼓励员工自主创业。去年,北京东软汇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新三板。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SAP、ORACLE、Infor等高端应用软件的咨询服务,也是东软集团的子公司。“我们今年可能会有更多的公司登陆新三板。”刘积仁透露,东软旗下的“大象就医”、“瘦子”等移动app将会分拆出来寻求外部投资人,独立上市。
但是,无论我们如何投资医疗领域,都不得不正视东软西康仍然处于亏损阶段的事实。东软集团整个医疗板块整体收入不到30%,大部分收入来自其解决方案和外包业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东软提供的是行业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软件产品、平台和服务,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包括电信、能源、金融、政府、制造、商贸流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交通、移动互联网、媒体、环保等等。
例如,6月5438+065438+10月17日,东软集团与杰尼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市场机遇,双方拟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相关云平台的开发、运营、推广和服务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今年7月,东软集团还与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沈阳福瑞驰企业管理中心签署合资协议,共同成立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东软睿驰将依托东软在汽车电子领域20多年的创新研发实践,围绕推动汽车行业变革的关键技术,深化东软汽车电子业务布局。
“新的解决方案不仅能满足客户对IT技术和功能的需求,还能服务于客户的客户。”刘积仁表示,整体来看,东软的新方案有三个特点:拓展性、变化性和准确性。首先,新的解决方案不仅满足客户对IT技术和功能的需求,而且服务于客户,帮助客户在业务和业务发展方面取得成功,与客户的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其次,新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重视和支持客户商业模式的改变。与客户一起,通过打造新的解决方案架构和新的服务模式,推动东软和客户的业务发展模式的变革和价值创造。第三,新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创造一个卓越运营和精准管理的时代。
“我想没有人敢说自己真的成功了。”刘积仁说,商业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做贡献,而不仅仅是为了钱。在他看来,一个人的思维与50后还是90后无关,而取决于他是否愿意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我甚至希望我能活到100岁,1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