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停牌新规

停复牌是a股市场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投机者利用停复牌公告操纵股价进行极大的暴力。目前沪深交易所已发布史上最严停复牌公告,请各位股民知悉。

165438+10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停复牌筹划指引(征求意见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停复牌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停复牌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两个征求意见稿都明确,只有发行股份重组,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公司披露方案或草案后,原则上不再停牌等待审核回复。国家有关部门对相关事项的停复牌时间有其他要求的,公司可以申请继续停牌,但连续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5个交易日。交易所可能会强制恢复交易。

最严格停复牌制度细则出台。

简单来说,《停复牌指引》对停复牌制度做出了详细的安排,重点从减少停牌原因、缩短停牌期限、加强信息披露、完善停复牌监管等方面规范上市公司停复牌。目的是收紧停牌标准,加强执行力度,最大化交易机会,减少股票停牌时间,增强市场流动性。

沪深交易所停复牌指引虽然分别有30条和21条,但内容基本一致。据梳理,包括十大要点:

1.为兼顾重大资产重组的锁定需求和投资者的交易权利,仅允许以股份形式支付交易对价的重组申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公司披露方案或草案后,在交易所审核和公司回复期间,原则上不停牌。

2.上市公司应当在停牌期满前披露重组方案并申请复牌。未按期披露重组预案的,应当终止筹划重组,申请复牌。

3.上市公司拟重组并申请停牌的,应当披露停牌时的交易对象、交易方式和交易对手。拟申请停牌的,应当在相关事项首次披露时立即申请停牌;上市公司筹划非停牌发行股票重组的,在披露重组方案或者报告前,不得披露与本次重组相关的信息。

4.给需要暂缓的事项留些余地。国家有关部门对相关事项的停复牌时间有其他要求的,公司可以申请继续停牌,但连续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5个交易日。涉及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国家军事秘密等事项,对停复牌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上市公司拟变更控制权、要约收购、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重大事项时,可以申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必要时可以延期至5个交易日。

6.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期间,股票原则上不得停牌。确需停牌的,可以申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必要时可以延期至5个交易日。

7.上市公司风险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严重影响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或者上海证券交易所认为有必要的,上市公司可以申请停牌。

8.上市公司筹划非公开发行、签署重大合同等其他事项不得申请停牌。

9.上市公司董事长在停牌和复牌相关申请材料上签字,承担主要决策责任;董事会审议相关事项时,应当充分讨论,审慎决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交易对手作为筹划事项的主要参与方,应当配合上市公司做好保密和信息披露工作;相关证券服务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发表意见。

10.如发现停牌相关主体存在滥用停牌、延迟复牌、违反勤勉义务、违反信息披露规则等行为,将严格监管,严肃追究责任。对滥用停牌、无故拖延复牌、期满拒不复牌的公司,将采取现场检查、强制复牌等措施。对于股票长期或者频繁停牌的公司,交易所可以在官网公开披露相关信息,加强市场约束。

系统限制随意停牌,长时间停牌。

在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半个月后,沪深交易所发布《指引》,对停复牌制度作出了详细安排,目的是收紧停牌标准,加大执行力度,最大限度增加交易机会,减少股票停牌时间,增强市场流动性。

事实上,针对多年来a股停复牌积累的随意停牌、长期停牌、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证监会和交易所多次出台规则进行规范,上市公司停牌频率逐年降低,停复牌整体减少。但客观而言,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以下简称重组)相关的停牌与复牌频繁且时间较长,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复杂。

上交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场各方对停复牌的制度原则和功能也达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总的来说,停复牌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公正,但也要兼顾效率和维护投资者的合法交易权利,不应承担过多的信息保密、内幕交易防控、交易价格锁定等功能。今年下半年以来,股市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在证监会的统筹安排下,上交所依法及时做出了相应的监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