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的主要工业生产是什么?

桓台县总人口498.25平方公里,辖11个镇,1个开发区,1个城市街道办事处,335个行政村。年末全县总人口48.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7万人,非农业人口7.97万人。有350多个少数民族。

经济概况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2.4%和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地方财政收入296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38%。

农业总产值6543.8+0.492亿元,比上年增长8%。年末耕地2.56万公顷,农作物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3.59万公顷,经济作物1.41.000公顷。粮食总产量30万吨,平均亩产1101公斤。谷物和农作物的比例是5: 5。猪、牛、羊年出栏176400头(只)。牛奶产量为6000吨。水产品总产量为3000吨。

工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国有及非国有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4.38+038.53亿元,增加值42.5亿元,利税654.38+0.573亿元,利润654.38+0.0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30个,从业人员3.7万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有黄河龙、五河系列白酒、瓦楞原纸、中央空调机组、深沟球轴承、造纸厂、地下用PVC双壁波纹管、中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325R、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全年,全社会环境保护建设*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64亿元,比上年增长95.4%,其中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36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建筑业总产值47.6亿元,比上年增长30.6%。竣工建筑面积632.5万平方米。全年污染防治总投资1275516000元,比上年增长29.55438+0%。

通信邮电业务总量2323.85万元。电话总数是130200。投资6543.8+0.9亿元的姬寿路桓台段拓宽改造工程于当年建成通车。全县公路里程达到654.38+0.037公里,年货运量343万吨,客运量438万人次。

城乡商贸旅游市场67个,商品成交额6543.8+0.3亿元。进出口总额31926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00.0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7365438美元+0,000,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680万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5家,其中增资项目6个。主要景点有马踏湖风景区、王渔洋纪念馆和桓台博物馆。全年旅游业接待国内外客人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1万元。

各级教育、文化、卫生学校110所,在校生6.62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在校生541000人;教职工4886人,其中专任教师3849人。科研机构1个,专职科研人员30人。三项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55个文化体育场馆。医院23所(含6所民营医院),床位1617张,卫生技术人员2016人。

全年社会福利支出654.38+0.9万元。3600多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均纯收入4186元,人均居住面积25.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5元,人均居住面积21平方米。

建设工业强县是2008年,全县坚定不移抓投资、抓项目,工业经济实现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543.8+032.49亿元,利税6543.8+0.73亿元,利润6543.8+0.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34.3%和43.1%。全县完成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同比增长98.7%。一次性投资1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75个,其中一次性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5000万元至10万元项目19个,是新开工项目和大项目最多的一年。山东博汇纸业有限公司30万吨白卡纸及654.38+万千瓦火电、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制冷剂及高分子材料等36个项目建成投产;淄博金诚石化有限公司、淄博汇丰石化有限公司等39个项目在建。同时,大力实施亿元企业升级工程。22家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其中山东博汇纸业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超25亿元、税金超6543.8亿元,居全市以下企业之首,淄博金城石化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超6543.8亿元、税金超5000万元、山东黄河龙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税金超3000万元。骨干企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农业实施三大战略该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结构调整、工业强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大战略,抓住“绿色桓台工程、小麦标准化生产线建设工程、畜牧业强县建设工程”三个重点,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农业效益大提高、农民收入大增加”三个转变。全年全县新培育速生丰产林2667公顷,总面积8000公顷。新增经济作物1333公顷,粮经比达到5∶5。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线建设全面启动,小麦标准化示范区面积达到1533公顷。畜牧业在稳定发展禽蛋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鸡、瘦肉型猪生产。奶牛达到2000头,羊达到4万只,有1.2万个畜牧场,1.654个38+0.4个牲畜群落。新增悦来乳业等9家农产品加工仓储企业,成立农产品销售机构80家。农业综合开发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桓台县被列为第二批全国节水增效重点县。

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2003年,桓台县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取得新突破。“百联特”莲藕干获得农业部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农产品认证;新城“Serene”牌山药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成为北京市首批无公害、免检产品。“七峰红”牌葡萄已获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京佳孙东村“源海”牌四色韭菜已通过国家标准无公害认证。

农民人均纯收入4186元。据农村抽样调查统计,2003年,桓台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18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9元,增长6.87%,是近五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增长因素主要包括:一是农民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增加;二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当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2191.29元,增长15.9%;家庭经营净收入65,438+0,796元,同比增长65,438+0.25%,其中农业净收入938.44元,同比增长6.265,438+0%。财产性收入103.14元,增加41.19%;转让收益95.14元,下降22.93%。

建筑业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重在建筑业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紧紧围绕工业立县和环境立县两大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全国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整顿建筑市场的机遇,更新走出去建设理念,加大联动合力,千方百计开拓新市场。全年完成工程任务56.6亿元,比上年增长365,438+0%,完成高层工程53项,比上年增长46%,完成综合产值超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的施工企业9家,其中万鑫集团产值超654.38+0亿元,启丰建工、天奇集团、启泰建工超5亿元。5家一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28.6亿元,占全县建筑安装总产值的60%。坚持一业为主、多业优先的多元经营战略,在巩固建筑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向行业渗透,向建材、房地产等行业延伸,完成多元经营投资512万元,实现多元经营产值1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9%和46.8%。获得省建筑质量“泰山杯”奖7项,省科技示范工程16项,省优工程31项,省安全文明工地54个,市安全文明工地336个。五家一级资质企业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保。

城建工作完成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确立了“两区三带”的发展新格局。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责任目标,城市园林绿化将重点建设和改造55公顷公共绿地,25家单位通过绿色文明家园验收,2家单位通过市级园林式单位验收。全县绿化覆盖率35%,绿化率32%,人均绿化面积7.2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205国道8公里拆迁改造任务,总面积1.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完成工业街、五里路污水管网2400米,县城污水管网共计46公里,面积6.25平方公里;完成县医院小区、国税小区、云涛换热站蒸汽管网建设,县城供热管网长度达到40公里。完成怡景嘉园一期、西苑小区配套工程;北苑小区二期工程已完成开发80%;太岳居住区配套工程基本完工;五里小区已开工建设5万平方米。在重点社会项目方面,已建成县中医院病房楼、6000平方米的商业银行大楼、8000平方米的圣医院病房楼、6万平方米的山东冶金工业学院。柳泉路北岩、少海公园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奠基。旧城改造方面,市场和住宅开发建设正在进行,面积44万平方米,五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二期全面完成。县市综合执法管理局成立,城市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城市环境和秩序有所改善。成功举办城市经营项目推介会,投放一批城市建设项目,开发建设投资8亿元,城市经营收入达6543.8+0亿元。

外贸创汇增速居全市第一。该县外贸工作实行出口带动战略,帮助企业做好自营进出口权的审批工作,同时以加工贸易为主。全年新批自营进出口企业10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31家。重点在制革、氟化工产品、纺织服装行业争取订单,拓展加工贸易业务,完成加工贸易额6000万美元。出口企业直接出口654.38+000.06万美元,其中淄博大环九宝恩制革有限公司465.438+0.21.00万美元,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2788万美元,均位居全市出口企业前十名。全县出口增速全市第一,绝对值全市第三。

招商年,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一号工程”。他们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明确责任目标,狠抓任务落实。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家,其中增资项目6家;引进县外资金654.38+0.49亿元,其中县外内资654.38+0.21亿元,境外资金3680万美元,分别增长654.38+0.65%和47.6%。合同利用外资573654.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9.8%。

重新进入全国最发达县100强,首次列入全省30强县。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0中国最发达县”排名中,桓台县排名第91位,比全国百强县的最后一名前进了6位,连续3次上榜。“中国最发达100县”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33个指标。全县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达到51.3分,比上年提高4.1分,其中发展水平指数为49.6分,比上年提高3.6分;发展活力指数为59点,比上年上升7.5点;发展潜力指数为55点,比上年提高3点,经济活力显著增强。首次列入省统计局公布的全省县域经济30强。

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2003年,桓台县因在实施“科教兴县”、建立和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技投入、高新技术发展、科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率等方面的突出特色和突出成绩,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并顺利通过科技部考核。

电视剧《王渔洋》开拍20集电视剧《王渔洋》,主要围绕三起曲折离奇的案件展开,再现了王渔洋在扬州为官期间秉公执法、不畏权贵、为民报仇的清官形象。该剧总投资13万元,于9月8日在北京怀柔正式开机,5438+00年6月在桓台新城拍摄,438+06年2月65日在江苏扬州正式收官。整个拍摄周期将近100天。后期制作完成后,将在央视黄金频道播出。

马踏湖景区已通过省级验收。马踏湖景区自1995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以来,不断加大旅游开发和自然风光保护力度,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五仙祠景区推出了湖区民俗旅游项目,完善了景区硬件设施,提升了景区品位。专家验收组认为,马踏湖景区坚持旅游开发与自然风光保护并重的原则,在景区管理、保护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达到省级风景名胜区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