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股本和总股数的区别是什么?
1,不同的测量标准
总股本以股份数衡量,总股本以金额衡量。
2.不同的价值观
两只股票的总股本不等于总股本。比如总股本40000股,单价1元,那么总股本就是40000元。总股本也是4万股,单价2元,所以总股本是8万元。也就是说,两只不同的股票不能根据股本总额来判断两只股票是否等值。
3.不同单位
总股本代表金额,单位为万元。
总股份的单位为万股,是指股份公司实际发行的股份总数。
总股本,包括发行新股前的股份总数和新发行的股份数。公司资产的总价值,包括由权益资本、长期债务和经营盈余形成的资产。股份总数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股份总数。
扩展数据:
总股本(股本)=股份面值*股份总数。
总股本是股份公司发行的股份的票面总值或股份总额。股票发行分为面值发行和溢价发行。在按面值发行的情况下,总股本等于总面值。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总股本仍等于总面值,发行价格与股票面值的差额不能计入股本,只能计入发行公司的资本公积金。
股权是股份公司发行的股份数量或投资者根据股份公司的股份数量投入的资本。分为额定股本和已发行股本。额定股本是指公司章程授权或证券主管部门批准的已发行股本总额。已发行的股本称为已发行股本。额定股本和已发行股本之间的差额称为未发行股本。股份公司的股本总额一般不得低于其注册资本。
如果总股本大,非流通股本小,庄家不容易控制市场,股票也不容易成为黑马。相反,总股本小,非流通股本占比较大,庄家很容易融资建仓,可以迅速拉升股价,成为黑马。如果没有庄家的干预,大股本股票的价格波动比小股本股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