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玻璃纤维集团:质量改革拓宽企业发展道路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通讯员尹占山李国庆

近年来,随着同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玻璃纤维集团深刻认识到竞争的本质是质量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质量改革。

因此,玻璃纤维集团主动“向变化学习,适应变化,寻求变化”,在国内注重产品改进、研发和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构建“产学研”结合人才强企工程,聚焦质量问题,精准发力,深入实施产品质量提升强企工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山东玻璃纤维”高端质量价值的国际化。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公司把质量提升、打造“山博品牌”纳入企业整体战略布局,坚持深挖内部潜力、强化质量主体地位,企业内部上下贯通、苦练内功,以“捡芝麻”、“打好生产经营攻坚战”、“创新人才”、“质量提升”等专项治理工程为载体,以闭环管理为手段,以生产经营实效为重点,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构建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成立了以企业负责人为组长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组建了以各单位负责人和玻璃纤维技术研究所为主体的管理团队,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制定了技术创新奖励、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培养、创客创新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规范项目立项、实施、检查、验收、成果管理等工作流程,促进企业科技研发体系和产品质量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

同时,集团依托精益管理的“7S”建议,完善了新闻发布会、创客创新平台、青年创新联盟、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四联动”平台,重点在品种浸渍剂单耗、各生产线满率、烘干工艺、设备使用等方面进行工艺创新和优化。截至目前,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40项,多项产品和技术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素质提升,人才为本。集团在梳理完善产品质量体系、工艺流程、平台建设的同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与外部高校联合办学,成立山东玻璃纤维集团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举办管理能力、工程管理专业、青年后备人才培训班;通过实施“智汇善博”人才招聘计划,2019年招聘签约大学生87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目前,集团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检验,在各个流通环节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制度,进行标识、验证、使用监督和流通管理。先后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CMS计量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六大体系认证,产品质量成为山东玻纤独特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