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把信寄给加西亚吗?

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在哪里,也没有联系方式。年轻的美国陆军中尉安德鲁·塔姆经历了许多冒险。最后,他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并及时带回了重要的军事情报。“把信送给加西亚”已经成为服从、奉献和忠诚的代名词。对于军人来说,服从是天职,“理解就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如果不是这封信的意义,《给加西亚写信》就不会创造全球印刷超过8亿册的销售奇迹。假设你是一家快速消费品企业的营销经理。幸运的是,你所有的员工都是可以给加西亚写信的雇员。于是,你骄傲地命令他们的工作:“你,下个月的销售额必须超过10万!你,严格控制广告投入比例在20%以下!你,新品必须在一个月内全面上市!”已经发出了一系列指令,“开始工作吧!”你命令道:“别问我为什么,我相信你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管理起来是多么容易,你只需要等待完美的结果。一个月后,结果出来了。销售经理确实完成了654.38+00万的销售目标,但是其他市场有大量低价商品,导致产品价格体系混乱;营销经理的广告投放比例没有超过20%,但市场上的竞品趁机轰炸广告,大大提高了市场份额;产品经理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天,终于完成了新产品的上市,但消费者对产品包装颇有怨言,有些人甚至抱怨服用产品后的副作用...你发现信是寄给加西亚的,但情况变得更糟了!“把信送给加西亚”在军队和政府机构可能有效,但在企业就不会这么简单了。现代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其管理必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许多企业管理者往往愿意采用简单的目标管理模式,因为它相对简单省心。他们认为,只要目标明确,剩下的只是执行不力的问题。因此,他们希望所有员工都能“把信寄给加西亚”。但如果在现实管理中只关注“目标”而忽略“过程”,就会陷入上述假设的荒谬情景。首先,在目标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你预先设定的目标有多大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只要塔姆在九死一生中被西班牙军队俘虏一次,他就不可能完成任务。当然,在战争的特殊情况下,确实有很多高风险的任务是必须艰苦完成的。其次,假设设定的目标是合理的、可执行的,作为管理者,应该在员工的执行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毕竟员工的资源、信息、力量都是有限的,工作过程中的很多困难和问题不是自己能够解决的。如果他们得到管理者的及时指导,一方面可以使工作进展更加顺利,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员工更多的激励和动力去工作,增强员工的忠诚度。更重要的是,在指导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即时了解各种反馈信息,必要时可以对目标进行合理的修正,从而保证整体实施过程的科学有效。最后说说员工。如果他只是一心“把信送给加西亚”,而不主动分析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变化,不主动调整,不及时向经理请示,那么这样的员工即使真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也很难说是称职的。因为随着市场、竞争、政策的变化,过程和目标都在变化。也许最后把信寄给加西亚更合适,但要寄到别处。因此,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过程中,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当然,“把信送给加西亚”所倡导的专业精神无疑是值得提倡的。重要的是要用辩证的、动态的眼光去理解和运用。管理是关于人,而不是机器。不要指望简单的指令就能完成。作者:陈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