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大数据”红利
随着“大数据”这个词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希望自己能够涉足其中。当然,越来越多的公司从中受益。
作为大数据的基础,数据存储行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有着25年历史的闪存公司SanDisk清楚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过去四个季度,其营收持续增长,达到56亿美元。目前已经是世界500强,美国标准普尔500强。
25年前,来自中国、印度和以色列的三位移民在硅谷创立了这家公司。SanDisk成立的时候,三位创始人也只是认为闪存技术未来会有市场,却万万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么大。
17年9月,Sandisk联合创始人之一、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来到北京,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这位出生于印度的经理向本报记者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情况,并对存储行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回顾闪迪的发展历史,这家有着25年历史的公司有着自己的“坚持”和“灵活”。它从一开始就坚定地选择了闪存存储作为发展方向,但具体产品不断变化,总能及时捕捉到行业新趋势。
最初支撑闪迪发展的核心业务只是为尼康、柯达等相机厂商提供存储卡。后来个人u盘市场的大发展,让闪迪在零售市场站稳了脚跟;后来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爆发,与OEM厂商的合作成为了闪迪的业务重点。
现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对数据存储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桑杰预测,到2014年,SSD将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大数据”红利
“21世纪”:我们注意到公司今年二季度的业绩比一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原因是什么?
桑杰: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我们的产品组合更加丰富,包括嵌入式闪存、定制解决方案和多芯片闪存。此外,我们还在SSD市场推出了许多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和企业级解决方案。此外,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我们也有各种类型的闪存产品。
其次,在过去的一年里,该行业的需求非常强劲。闪存是25年前的概念,现在全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50亿美元,但是这个市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例如,随着内容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增长,对闪存的需求将会增加。
最后,不断创新、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也是成功最根本的秘诀。通过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市场机会,这也是闪迪公司25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265438+20世纪”: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你最近的快速成长和大数据的趋势有关吗?大数据时代有哪些新趋势?
桑杰:的确,在大数据时代,对存储的需求正在上升。例如,数十亿部手机在不断地处理、获取、共享、修改和存储数据。如今,消费者对存储丰富的内容、共享内容以及保存内容以备后用的需求很大。所以收纳的机会很多。
与此同时,基于这些存储器的计算和分析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存储设备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基于闪存的存储和计算可以更快,其功耗和整体成本更低,这些都是推动闪存发展的机会。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在用户需求多样性和差异化竞争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数据安全方面,2012年我们收购了两家软件公司,一家叫闪软,一家叫纵乐信息科技。这样就可以用软件来加快硬件的部署,包括数据库等方面的应用来更好的服务客户,这也是闪迪和其他闪存公司的区别。
265438+20世纪:闪迪目前的成绩可以说是得益于数据存储的爆发式增长机会,但存储行业的增长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桑杰:闪迪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但我还是觉得很年轻。现在数据增长非常快,我们在存储领域还有很多机会。不仅是在传统的消费电子市场和移动市场,未来我们也可以预见很多闪存的机会,比如一些新概念,新的市场会向闪存行业开放。比如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一些智能互联的家庭设备,还有汽车等等。
265438+20世纪:可穿戴设备等新市场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桑杰:可穿戴设备将是闪存的另一个大市场,也是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前线。机遇和挑战是如何推动闪存技术在这些新领域的应用,以及其产品的产能和竞争力,使我们的产品在未来的可穿戴市场形成供需平衡。我们在新兴可穿戴设备上的一个优势就是资金、品牌、技术方面的规模效应。
发展之路
265438+20世纪:作为一家发展了25年的公司,闪迪一直坚持只做闪存。公司成立之初,你是否预见到存储行业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桑杰:今天的成就是25年前公司刚诞生时无法想象的,因为那时候闪存技术还只是一个概念,根本没有这个行业。到2012,我们知道全球闪存行业总市值大概超过250亿美元。
在过去的25年里,闪迪一直引领着闪存技术的创新,包括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基于闪存的企业存储。SanDisk与其合作伙伴一起创造了该行业几乎所有的创新解决方案和产品,包括紧凑型闪存卡、SD卡和这些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闪存产品。
我们对闪存创新技术的持续投资,使闪迪拥有近4,900项专利,这些专利涵盖了我们的产品,包括技术、设计、装配线和测试,包括闪存产品的应用。在整个闪存行业,我们拥有的专利数量,包括组合,是最多的,也是最全面的。
《265438+20世纪》:你提到闪存技术一开始只是一个概念,但不是一个产业。那么闪迪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并存活至今的呢?
桑杰:最初几年,我们都是和尼康、柯达这样的公司合作。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数码照片质量不高,还不如胶片。随着互联网和数码相机的大发展,我们的生意才真正开始。因为在网上分享照片已经变得更加方便和流行。
后来,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我们迅速调整以适应数码影像市场带来的机遇,并推出了自己的品牌Sandisk,制作闪存卡,显卡和USB产品。
我们感觉闪存的事业才刚刚开始,预计未来在手机、平板等设备上的机会会越来越多。由于内容、移动性和连接性的发展趋势,我们预计未来每一台带有闪存的设备都将拥有32GB的存储容量。
“21世纪”:现在做闪存的公司很多。闪迪的优点是什么?你将来会专注于什么业务?
桑杰:第一个优势是创新。在过去的25年里,Sandisk一直在提供创新的存储解决方案,并寻找创新的新市场机会。
第二是我们的垂直整合能力。包括初期的研发,传输到闪存,芯片到闪存,控制系统到闪存,包括支持闪存应用的软件等。
第三个优势,也是我特别想提的,就是我们有量产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一些大客户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将专注于三个主要市场:第一个是移动设备。对于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主要移动设备,我们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产品;第二类是计算领域,为客户提供SSD,不仅包括笔记本电脑,还包括数据中心,以及企业级存储应用,为他们提供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第三类是消费市场。主要是自主品牌零售产品,包括u盘。
265438+20世纪:最近有一种趋势,一些公司开始把生产基地从中国迁回美国。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桑杰:目前,我们所有的生产基地都在亚洲,包括日本和中国上海,以及我们合作伙伴在深圳和台湾省的工厂。所有的生产基地都在亚洲。我们也没有计划将生产基地迁回美国。
我们早在2006年就开始在上海建立自己的工厂,现在中国80%的闪迪产品都是由这家工厂生产的。我们在上海的工厂拥有1400多名工程师和服务人员,以及1800多名生产人员。事实上,我们在上海的业务正在不断扩大。此外,我们在上海也有负责营销的机构和组织。
以上是边肖为您分享的关于如何挖掘“大数据”红利的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全球常春藤分享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