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龙的课题、作品和论文
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畲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和教育部“八五”项目“应用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项目负责人,参与了多项国家项目、教育部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主要作品:
1,福建土围楼(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2月)
2.泥板城堡-土围楼(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应用人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主要合著者:
1.普通高等教育国家重点教材:《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告别农民的中国》(夏普公司,1997)
3.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纺织卷(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该丛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4.《中国农村城市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5.妈祖信仰与祠堂(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主编:
文化理论与民族研究(黄山书店,2004年)
合编作品:
1,《文化人类学简明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本书1989-1990获华东地区优秀政治图书二等奖)。
2.崇武坨村调查(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3.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文化人类学词典》,凯恩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出版,780字。(国际标准书号986-80189-2-7)
代表性论文:
1,同安吕厝村王爷信仰(1994)
2.城市化的概念和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1996)。
3.克利福德·吉尔兹和他的阐释人类学(1996)。
4、中国城市化的一种模式(1996)
5.福建畲族的婚姻与收养(1997),
6.从鬼到神的转变(2000)
7.明代惠东地区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2000年)
8.宁化石壁客家张氏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2000)
9.宁化石壁客家庙的建造及其象征意义(2000年)
10,汉族社会村落祭祀活动中的民间权威(2001)
11.风水还是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题与客释(2002)。
12,从考古资料看建国前闽越族的社会生产经济(2002)
13,《惠东女子长期住父母家的习俗与民无关》(2003)
14,《澳门妈祖信仰形成的鉴定》(2003)(本文获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首届妈祖文化研究奖”优秀奖),
15,写作文化与现实(2003)
16,《惠东女性合住习俗成因的历史人类学阐释》( 2004年)
17,列维-斯特劳斯和他的结构人类学(2004)
18,《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人与人的表达》(2004年)
19,表意文化的经济趋同和专业化(2004)等。
其中,《SSCI文摘》收录了一个中国城市化模式。
其他论文(2000-):
1,明代惠东地区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3期,20-29页,15千字。(HW069)(CSSCI)
2.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氏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闽台文化,4期,54-78页,13千字。
3.厦门市湖里区吴彤村泥金社孙姓与兴隆宫,闽台文化4期,130-136页,6000字。
4.厦门岛宝生帝第一宫庙,福建道教,2000年第4期,16-17页,二千五百字。
5.高山族刺球,福建籍,2000年第2期,39页,三千五百字。
6.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都市人类学学会通讯,2000年4期,74-79页,9000字。
7.厦门岛清水祖师的信仰,《泉州民间信仰通讯》16(2000年4月),43-45页,4000字。
8.宁化石壁客家庙的建造与象征意义,石壁与客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10,145-153页,6000字。
9.宁化石壁客家张氏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同上),349-364页,12千字。
10,从鬼到神的转变,国际人类学大会论文集《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三),117-139页,35000字。
11.风水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题与客释,(同上),140-156页,两万五千字。
12,从鬼到神的转变,民俗学研究,2000年4期,126-162页,3万字。
13,无锡宫,厦门岛宝生帝第一宫庙,《湖里文史资料》第五辑,7-13页,4000字。
14,弓玄,乌石铺社东,江头村,湖里第五辑文史资料,58-67页,6000字。
15,济南宫,江头村江头社(同上),68-74页,4000字。
16,龙元宫,雪岭社,后埔村(同上),75-84页,6000字。
17,后坑村唐红社招福宫(同上),85-90页,三千五百字。
18,后坑村湖边上下两社福清宫(同上),91-100页,6000字。
后坑村西盘社福元宫,101-108页,四千五百字。
20.孙姓与村兴隆宫泥金社(同上),109-120页,7000字。
吴彤村仑后社区东府宫21(同上),121-134页,8000字。
22、莲坂埭头社慈济宫,(同上),192-202页,6000字。
23、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历史回顾与科学研究工作,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9)民族出版社,2000年,65438+2月,263-278页,13千字。
24.中国农村早婚比例的客观统计与分析,思想战线2001,135-138页,8000字。(CSSCI)
25.王兴居民与厦门鹤山镇吴彤村伦后社区东府宫,台湾省产地,第21期(2001春季刊),61-69页,8000字。
26.《关于吴越不断娶妻的族群问题》,《越文化研究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3月5438+0,194-198页,4000字。
27.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丛书卷2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55438+0,第535-553页,14千字。
28.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人类学家XI访谈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第4期,51-57页,14千字。(CSSCI)
29.宁化石壁张氏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史研究通讯》,第4期(2000年7月1),1-9页,15千字。
30.应用人类学的实践模式,中国人类学学会通讯,2001,第2期(总219),18-22页,7000字。
31,闽越族婚俗质疑,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92-195页,4000字。
32.《汉族社会村落仪式活动中的民间权威》,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28卷,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5438+0,355-368页,10字。
33.林的人类学思想,纪念林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10,148-157页,8000字。
34.《孙东轶事四则》,《湖里文史资料》第六辑,(2001 65438+2月),58-68页,6000字。
35.明代惠东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闽台文化,第5期(2006 54 38+8 0),141-155页,15千字。
36.《经济现代化与控制人口增长》,林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5438+0 1 1 198-218页,9000字。
37.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1,3期,13-22页,15千字。(ISSN 1007-0583;CN 11-4330/K) (CSSCI)
38.金门与Mainland China“私人佛”与“查牟佛”之比较研究,闽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2年4月),34-44页,65,438+04千字。
39.从考古资料看建国前闽越民族的社会生产经济,《闽越文化研究》,74-8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11万字。
40.风水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题与客释,中国人类学理论与实践,501-521页,香港华兴出版社,2002年8月,18千字。
41,台湾省宜兰与福建漳浦民间信仰比较,族谱研究与闽台源流,242-253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2月,65438版,9000字。
42.写文化与真相,民族研究,2003,1,99-101页,5000字。(QW39)(CSSCI)
43.金门与大陆“私佛”与“查牟佛”比较研究,21世纪人类学,173-183,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15千字。
44.惠东长女住父母家的习俗,与老百姓无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21-27页,12千字。(HW069)(CSSCI)
45.《论澳门妈祖信仰的形成》,《澳门日报》2001 2月21日和25日,雪海231月232日,6000字连载。
46.妈祖信仰在中国沿海传播的主要媒体,《澳门文化》杂志,第49期(2003年秋季号),119-123页,9000字。(国际期刊编号0872-4407)
47、闽台闽南民俗文化的深层* * *(摘要),《泉州晚报》(海外版)2003年9月6日(闽南文化研究专辑总第836期),2000字。(CN-35(Q)第0056号)
48.《闽台民俗文化的深* * *性》,两岸五地,38-43页,地方志出版社,2003年,11版,5000字。(国际标准书号7-80192-086-4/K.65)
49.宁化石壁民众的世俗化宗教,客家视界,2003(4),13千字。(CN35-0038/Q)
50.《三明宁化石壁村的民间信仰与客家》,地方志出版社,2003年,12千字。(ISBN7-80192-050-3/K.38)
51,澳门妈祖信仰形成的认定,(澳门)《文化学刊》第49期(2003年冬),179-182页,8000字。(ISSN 0872-4407)(中华妈祖基金会在澳门举办的首届妈祖文化研究奖[2004])
52.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与徐杰顺合作),《人类学的世纪》,92-10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千字。(ISBN7-207-06148-X/Q.7)
53.列维-斯特劳斯和他的结构人类学、文化理论与民族研究(人类学第二辑),1-53页,黄山书店,2004年2月,4万字。(国际标准书号7-80707-001-3)
54.《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的表述》,《文化理论与民族研究》(人类学第二辑),54-66页,黄山书店,2004年2月,8000字。(国际标准书号7-80707-001-3)
55.20世纪初的中国人类学,文化理论与民族研究(人类学论文集第二辑),67-111页,黄山书店,2004年2月,3.2万字。(国际标准书号7-80707-001-3)
56.风水还是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题与嘉宾解读,文化理论与民族研究(人类学第二辑),173-200页,黄山书店,2004年2月,19千字。(国际标准书号7-80707-001-3)
57.惠东长居母屋习俗成因的历史人类学阐释,文化理论与民族研究(人类学论文集第二辑),221-286页,黄山书店,2004年2月,47000字。(国际标准书号7-80707-001-3)
58.厦门岛* * *崇拜妈祖、保生帝的独特现象解读,《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4),144-153页,12千字。(国际标准书号7-80659-628-3/G.46)
59.表意文化的经济趋同与专业化,《思想战线》2004(4),51-54页,6000字。(ISSN 1001-778 x;cn53-1002/c)(cssci)(cssci)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5)(学术卡),177页。(ISSN 1000-4246;CN31-1889/C)
60.祠堂典安与项瑾同俗,(与张在勇合作),张在勇《翔安风情》,85-96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654.38+00,000字。(ISBN7-5059-4035-X/I.3137)
61,《湘安体序二》,《湘安体》,4-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500字。(ISBN7-5059-4035-X/I.3137)
62.带有地方印记的医学民俗(《医学遇上民俗》推荐序言1),林《医学遇上民俗》,10-13页,大康出版社,2004年,3000字。(国际标准书号986-80610-0-8)
63.妈祖并非出身卑微。莆田学院学报,2004(4),73-75页,5000字。(CN 35-1261/Z;ISSN 1672-4143)
64.《闽台闽南民间文化的深* *性》,《闽南文化研究》,1080-108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7000字。(国际标准书号7-80640-963-7/I.678)
65.三平祖师下凡为“大众之祭”的传说与象征意义,台湾省缘起29(2004年冬季号),136-139页,3000字。(刊号1026-9649)
66.闽台七夕,台湾省的起源,第29期(2004年冬),140-145页,5000字。(刊号1026-9649)
67.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 (1),99-104页,10字。(CN 11-3530/C;ISSN 1005-8575)
68.惠安神崇拜的历史沿革,闽台文化,第6期(65438+2005年10月),94-104页,8000字。【(全)新出(2005)内述诺。01]
69.武平中山镇军人家庭与客家人的民间信仰,客家研究,2005(1)。(粤M 1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