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堵点”和“断链”——税务大数据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对于企业来说,有生产就有销售和收入,有收入就开增值税发票。增值税发票上的产销信息会不断积累,形成税务大数据。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粒度细的税收大数据记录了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经济运行情况。
如何充分挖掘税务大数据的价值,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堵点”和“断点”?日前,国家税务总局组织各地税务机关充分利用增值税发票等税务数据,筛选确定原材料短缺或产品销售不畅的企业,逐户摸清其面临的困难和实际需求,并利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为有购销需求的企业寻找潜在供应商或采购商, 从而帮助供需匹配的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自愿实现有效购销,帮助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和经济市场。 今年5月以来,全国税务机关已帮助1564家企业实现有效采购,涉及金额55.7亿元。
补足“断链”,实现产销对接
随着此前受疫情影响的部分地区逐步恢复生产经营,企业订单逐渐“火爆”,但原材料短缺成为部分企业发展的“拦路虎”。江西苏强格液压有限公司采购总监任海峰就遇到了这个“拦路虎”。“订单多了,但主要原材料热轧圆钢的库存却翻红了。”任海峰说。
“无米之炊”对于这家拥有国内最大的液压软管接头和连接器生产基地,在工程机械管道连接器领域销量全国领先的企业来说,不仅意味着产能有限,还意味着公司可能面临违约风险。
“产销链是企业的‘生命线’。幸好税务部门帮我们完成了‘断链’,解决了实际问题。”几经努力找不到原料的任海峰,前几天终于松了一口气。
国家税务总局宜春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搜索“热轧圆钢”商品编码,利用税务大数据查询潜在供应商,最终精准匹配到钢材生产企业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并与供应商所在地税务机关协调,帮助上下游两家企业实现产销对接,解决了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
不仅是江西,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提出各省(区、市)税务局要利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统筹系统内外资源,优化“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明确纪律要求,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做好精准帮扶工作。
有什么需要问什么困难,切实帮助双方。
前不久,价值654.38+0.03万元的6000多吨煤矸石从重庆永福实业有限公司仓库运出,发往重庆华新神田水泥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之前各有各的苦衷。税务部门主动过问后,就形成了“良缘”。
今年以来,由于销售不畅,永福实业公司大量煤矸石滞销囤积,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不得不停工停业。而华新神田水泥有限公司由于运输和从外省采购成本高,急需寻找本地供应商。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地税部门干部通过“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迅速实现了供需对接,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自愿签订购销合同。
各地税务机关在充分利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的同时,制定重点企业数据筛选规则,筛选重点企业名单,组织专人上门与企业对接,通过网上或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实际需求,精准施策。
在重庆永川区,税务部门专门成立了困难企业产销对接工作小组。各税务所设立了专门的联络员,定期走访企业,询问需求和困难,建立“困难企业台账”,利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逐点查询困难企业所需供应商。税务师事务所联络员负责后续对接,确保购销渠道畅通。
在深圳,税务机关安排税源管理员通过微信、电话或现场走访等方式进行一对一对接调查,逐户了解困难企业的实际需求,安排专人通过“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查询潜在供应商或采购商名单,积极配合供应商或采购商所在税务机关,* * *促进两地供需匹配企业一对一对接。
在贵州,当地税务机关建立解决生产企业供需问题的机制,结合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开展宣传引导工作,深入制造业企业需求,主动告知企业“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让企业在遇到供需困难时可以向税务机关求助。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机关将进一步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继续优化“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加强对地方税务机关的指导,做好实税企业对接工作,努力促成更多实际交易项目,帮助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为稳定宏观经济市场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