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该方法如下:
1,竞争对手的长期目标。对竞争对手长期目标的分析可以预测竞争对手是否对目前的地位满意,从而判断竞争对手会如何改变策略,对外部事件会有怎样的反应。日本摩托车企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战略目标很明显,就是全面占领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市场。所以像本田,在遇到关税壁垒的时候,可以通过直接在美国建厂来绕过美国关税壁垒的限制。
2.竞争对手的战略假设。每个企业建立的战略目标都是基于他们的假设。这些假设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竞争对手所信奉的理论假设。比如美国很多公司奉行的理论就是短期盈利,因为只有盈利才能支撑发展。日本公司相信市场份额和规模经济理论。他们认为,只要能占领市场,扩大产销规模,单位成本下降,利润自然滚滚而来,秋天就会有丰收。
第二,竞争对手对自己企业的假设。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在功能和质量上更胜一筹,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在成本和价格上更有优势。名牌产品企业可能对低档产品的渗透不屑一顾,而以价取胜的企业会对其他企业的降价迎头痛击。
第三,竞争对手对行业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假设。上世纪60年代,哈雷不仅对摩托车行业充满信心,还对日本企业过于轻视,认为他们只是处于初级学习阶段,对自己不构成威胁。然而日本人却低头说:“我们是小学生。”一方面,我深感美国人低估了自己:看谁笑到最后。经过20年的训练,日本摩托车终于在美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事实上,战略假设,无论是为竞争对手还是为自己,都应该经过仔细的测试,这可以帮助管理者识别其环境中的偏见和盲点。可怕的是很多假设没有明确实现或者根本没有实现,甚至是错误的;有些假设在过去是正确的,但由于商业环境的变化,它们变得不那么正确了,但企业仍在遵循过去的假设。
3.竞争对手的战略途径和方法。战略途径和方法是具体的和多方面的,应该从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看,本田的营销策略途径和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在产品策略上,以小型车切入美国市场,提供尽可能多的小型车车型,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在小型车市场站稳脚跟后,再向大型车市场渗透;价格方面,通过规模优势和管理提升,降低产品成本,低价销售;在推广中,树立摩托车新形象,以区别于哈雷的粗犷风格。事实证明,这些战略措施是有效和成功的。相对来说,哈雷没有明确的战略途径和方法。尽管哈雷的母公司AMF也向哈雷注资以提高产量,但它也曾生产小型汽车。结果因为不协调的因素以失败告终。
4、竞争对手的战略能力。目标和方式都要以能力为基础。在分析研究了竞争对手的目标和途径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竞争对手是否有能力通过其他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涉及到企业如何规划自己的战略来应对竞争。如果这个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综合竞争优势,那么就不需要担心冲突会在何时何地发生。如果竞争对手有综合竞争优势,那么只有两条路:要么不得罪竞争对手,心甘情愿做跟随者,要么避开。如果你不具备综合竞争优势,但在某些方面和领域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你可以在你有着与众不同优势的领域或领域做好你的文章,但要避免用自己的劣势去触碰别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