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市场上市的是哪家公司?
1.中科通力和同济科技
中科通力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同济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和上海李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同济科技持股36.23%。与中科院科研人员合作,中科通力主要致力于研发生产国产质子膜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部件质子膜。质子膜燃料电池由同济大学研发成功并投放市场,使我国采用质子交换膜技术的燃料电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氢电动车的构成来看,燃料电池无疑是核心,约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二,而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所以掌握质子交换膜技术的企业值得我们关注。此外,2003年8月,同济大学与上海汽车集团联合推出国内首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超越一号”,现该项目已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中科院重大项目。作为集团公司的窗口,不排除项目注入上市公司。
2.鑫源电力(及其关联股东SAIC、长城电器、杜南电力、新大洲A)
大连鑫源动力成立于2001,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发起,主要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组件的研究和生产,被国家有关部委授予“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燃料电池领域最大的企业。2007年,由鑫源动力提供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第一辆“帕萨特领先燃料电池车”研制成功。
大连鑫源电力实现了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组件的小批量生产和燃料电池堆的组装,建成了年产5500KW燃料电池堆关键组件的批量生产线。同时在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安装、调试和运行方面具有优势地位。a股公司SAIC 600104、长城电工600192、杜南供电300068、新大洲000571均为其股东。
3.东岳集团
东岳集团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是中国氟硅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在新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掌握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2008年,东岳集团公司承担了863项目“燃料电池用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根据同济大学的检测数据,东岳集团的中温质子交换膜质量接近杜邦的Nafion112膜。
4.李绅科技
上海李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尚未上市。上海李绅科技专注于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中国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领导者。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燃料电池技术。2010年,公司作为世博会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发动机主要供应商之一,为30辆轿车和1辆客车提供了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系统。
其股东为江苏阳光集团(365,438+0.04%)和复星医药集团(5.23%)。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同济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上海李绅科技有限公司也共同成立了中科通力。
多车企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
就在混合动力汽车大行其道,纯电动汽车前景看好的时候,各大车企把目光放得更远,氢燃料电池车型已经进入他们的日程。近日,奔驰汽车公司证实,有望在2017年推出全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从新能源汽车的历史来看,如果氢燃料电池汽车成功量产并投入市场,相当于首款混合动力汽车量产,具有里程碑意义。虽然现在很多车企都在大力研发推广纯电动汽车,但是由于电池能量密度、成本、充电时间等诸多障碍,BEV在社会推广上并没有太大的进展。相比之下,氢燃料电池(FCV)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清洁,而且加气快。奔驰目前开发的车型基于B级F-Cell,动力系统将由母公司戴姆勒、雷诺-日产和福特联合开发——其碳纤维氢气罐可以在三分钟内充满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