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如何转型做内销?
外贸企业向内销转型要注意这些问题。第一,国内外销售的产品价格不同,导致利润率不同。在中国,通常会有很多企业在做同一种产品,所以产品的价格相对透明和低廉;出口产品的价格一般高于内销。国货利润率很低,这就使得内销靠出货量取胜。因此,要转内销,企业要更积极地与客户沟通,提高市场份额,扩大出货量。第二,支付的时间不一样。一般来说,收到外资企业付款的时间周期比较短。而在中国,往往会出现货款延迟的情况,企业要准备更充足的流动资金,以免被拖累。第三,售后方式不同。与国外相比,国内距离比较近,物流成本比较低,所以国内销售的售后率比较高,导致国内销售的售后成本较高。所以企业要控制好产品质量和售后的关系。
二、如何操作出口转内销?
对于出口退税率为零的货物,根据不同情况适用出口免税和不退税或出口免税和不退税两种政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操作第一课)根据《关于出口货物和服务增值税、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第七条第一项的规定,出口企业出口或者视同出口, 且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根据国务院决定明确取消出口退(免)税【不包括以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中标的机电产品(指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由中国招标机构进行国际招标,由国内企业生产或委托国内企业生产、加工或收购的中标机电产品的退税)。 外国企业中标后分包给国内企业的机电产品,也视为国内企业中标的机电产品。)、所列原材料(财税[2065 438+02]39号6)、特殊区域进口的水、电、海洋工程结构物),适用增值税税收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情况:a .一种是适用免税不退税政策,增值税按免税处理。b .另一种是适用免税不退税政策,内销按增值税01处理。具体怎么判断?操作方法:进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系统维护-代码维护-海关商品代码,搜索出口退税率为0的商品代码,根据该代码的特殊商品标识判断:“1”,表示禁止出口或出口不退税;特殊商品标为“2”,免税。一般情况下,如果特殊商品标注为“2”,税率为0,则按免税处理;特殊商品标注为“1”的,税率视同内销增值税。(由于各地执行政策差异,建议实际发生时先与主管税务机关确认操作流程)1。什么情况下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货物出口转内销证明?(1)原记入外贸企业出口存货账户的出口货物转内销或按内销货物征税;外贸企业应单独设帐核算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和进项税额。采购时不能确定用于出口的货物,应先记入出口存货账户,用于其他用途时应从出口存货账户转出。(财税[2012]39号) (二)已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退运内销;时限要求:外贸企业应在发生内销或货物视同内销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内销出口货物证明。(3)原实行免税方式的企业申请改为免税方式的,存在原计入出口存货账户未申报免税的出口货物。时限要求在批准变更的次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出口转内销证明。税务机关在什么情况下会拒绝开具出口货物内销证明?主管税务机关在审核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内销证明申报表》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核对信息不一致,发现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增值税抵扣凭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开具《出口货物内销证明》:(1)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虚假、伪造或不真实的;(2)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供应商企业税务登记注销或认定为非正常户后开具的;(三)外贸企业申报的出口货物转内销报关单购货凭证上注明的货物与申请免抵退税的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货物名称不一致的。但属于同一商品的多个部分合并申报为同一商品名称的除外;(4)供应商销售的自产货物不能用其生产设备和工具生产;(5)供应商销售的采购商品是虚假业务;(6)委托加工供应商销售的商品是虚假业务。主管税务机关在开具出口货物内销证明后,发现外贸企业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增值税抵扣凭证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应通知外贸企业将出口货物内销证明所涉及的进项税额转出。如何填写出口转内销证明申请书?(1)通过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软件-单证申报指南-单证申报录入-申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依次填写内容(发票号为输入发票号);(2)填表后-打印单证申请表-选择申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打印(先打印,再导出电子单证,否则无法打印);(3)生成单证申报数据——选择本地申报/远程申报(根据出口退税申请一致)(4)办理前按税务局要求准备材料(备查):1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采购批量报关单、退回出口货物已完税(未退税)凭证原件及复印件;2.国内货物发票(记账本)原件及复印件;(货物转内销时提供此信息)3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申请表(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4主管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
三、外贸企业如何做好内销
受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企业普遍陷入外需减少、外贸交易成本增加的困境。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外贸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中小型外贸企业甚至陷入了生存危机。很多企业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内贸市场,而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无疑是外贸转内贸的绝佳武器。国内很多外贸企业已经习惯了通过互联网开拓市场,开拓内贸市场也是如此。以前做外贸选择的机会很少。当时中国只有几家大型b2b电子商务平台,但国内贸易有很大不同。每个行业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是企业的首要选择。电商平台一般都是综合性的,比如阿里巴巴,还有垂直行业的,比如b2b,比如互联网快递。服务形式都差不多,都是要交年费,查相应信息。普遍存在的缺点是信息繁杂。虽然很多都是分行业的,但是难免会有信息的重叠和重复。很多情况下,企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获甚微。高昂的会员费和效果的不确定性严重失衡。好在很多平台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例如,互联网快车采用了先进的集群技术,在尚辉庞大的数据资源上,最大程度地享受产业集群中的各类数据。同时,我们采用创新的理念,将b2c的商城系统加入到b2b行业平台中,开发行业网络的店中店营销模式,提供日常维护、推广、更新、升级等所有与网站相关的一站式服务。为有意愿但无力开展网上贸易的传统企业提供了一种快捷的网上营销方式。此外,单一的推广模式难以保证效果,企业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网络营销。事实上,各服务商都在积极研究新技术、新方法,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过冬。比如,在线快递在b2b的基础上整合了b2c功能,注册行业网站的会员会用一个商城系统,最大程度地整合行业内的有效资源,吸引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全方位展示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在线b2b电子商务市场交付额达到6543.8+2.99亿元,其中在线注册账户数为58065.438+0.654.38+0.00万。虽然增速较前几个季度有所放缓,但仍有很大市场。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是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专家建议,只要外贸企业利用好电商平台的信息和服务,减少资源浪费,开源节流,尽快占领更大的内贸市场,“冬天”就不会那么难过。
四、外贸企业如何向内销转型?
外贸企业向内销转型要注意这些问题。第一,国内外销售的产品价格不同,导致利润率不同。在中国,同样的产品价格相对透明,相对低廉;出口产品的价格一般高于内销。产品以内销取胜。因此,要转内销,企业要更积极地与客户沟通,提高市场份额,扩大出货量。第二,支付的时间不一样。一般来说,收到外资企业付款的时间周期比较短。而在国内,企业要准备更充足的流动资金,避免转行内销被拖累。第三,售后方式比较接近国外,物流成本比较低,所以国内销售的售后率比较高,导致国内销售的售后成本比较高。所以企业要控制好产品质量和售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