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稀土集团在中色公司有股份吗?

中国新一轮稀土整合始于2009年,信号是大幅收紧稀土出口配额。2010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总量仅为30258吨,比2009年下降近40%。此前五年,稀土出口配额年降幅不超过10%。

政府的考虑是通过出口管制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后两年,稀土整合的思路逐渐系统化,稀土大集团的战略也被提上了台面。2011 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后,我国围绕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流通市场秩序展开了一系列整治,工信部提出了组建大型稀土产业集团的计划。

稀土资源可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大类。前者以包头白云鄂博、四川冕宁、山东巍山的氟碳铈矿为主,后者以南方的离子型矿物为主,在江西、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较为丰富。

当时包钢有一统北方稀土市场的架势,但南方中重稀土中,五矿集团、中色股份(000758。SZ)和中国铝业,以及赣州稀土、江铜、广晟有色(600259。SH)和厦门钨业(600549。SH)一直很活跃。

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谁拥有稀土,谁就能“一夜暴富”,这在稀土价格暴涨的时候已经得到了验证。同样,一体化本身也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没有一个企业真的希望在绘制新的稀土地图的过程中缺席。

事实也证明,这些企业无一例外都参与了南方稀土行业的整合浪潮。

“大型稀土集团的战略已经调整了几次。从一开始的北方成立一家,南方成立一家,到后来的两三家,再到现在的“5+1”计划,稀土整合的雏形已经基本成型。”百川资讯稀土分析师杜帅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务院近日通过了组建大型国家稀土集团“1+5”工作方案,明确由北包钢(集团)公司、中国五矿、中国铝业、赣州稀土、广东稀土、厦门钨业分别牵头,进一步推进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这6家企业将拼接成中国稀土新图。

其中,五矿集团是最早涉足稀土行业的央企,实力最强。

在五矿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健看来,五矿对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的战略是通过在国内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的相对集中,从而掌握话语权。

5438年6月+065438+2008年10月,五矿集团旗下五矿有色联合江西赣县金红稀土有限公司、定南大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组建五矿稀土有限公司,成功落户江西。此后,五矿集团在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持续“抢地”,终于形成了今天较为完整的稀土产业链。目前仅五矿中标的6家稀土矿分离企业,就占据了南方稀土分离产能的半壁江山。

与五矿集团相比,中铝是稀土行业的“新兵”,但作为国内有色企业的龙头,也被列为稀土整合的龙头。“我们的稀土行业从无到有,现在已经获得了大型稀土集团的资质,可以在广西、江苏、四川等地发展。”中铝董事长熊维平曾对本报记者表示。

2011年6月7日,中铝公司与江苏省内5家稀土分离企业和1贸易公司共同成立中铝稀土(江苏)有限公司,从而获得3.47万吨/年的稀土分离能力。为保证稀土资源供应,中铝公司先后与广西、江西、广东、福建等地签订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中铝新闻发言人李源表示,中铝已逐步形成了以“有研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依托的技术研发基地,以桂粤等省为依托的资源保障基地,以江苏四家分离企业为依托的产业布局。

如今,中铝的工业触角伸向了四川省。3月26日,由中铝牵头的中铝四川稀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未来四川省相关稀土产业将通过这一平台逐步整合。

按照早先的思路,南方的离子型稀土将形成前三大稀土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80%的目标。但为了防止被对手吃掉,当地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拉拢地方政府,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稀土王国。

在两年前的一次行业会议上,厦门钨业副总裁钟克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南方稀土整合的现状与国家当初的预期有些出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广东、福建相继成立了自己的以广晟有色、厦门钨业为重点的地方稀土产业集团,就连进展缓慢的赣州稀土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国务院召开的相关会议已原则同意赣州稀土集团牵头组建华南最大的稀土集团。”赣州市市长冷新生近日公开表示,赣州已经拿到了国家稀土集团的“路线图”。

早在去年3月,赣州市就准备组建集采矿、冶炼分离、加工、贸易、研发为一体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南方领先的稀土企业和最大的资源平台,目前是赣州稀土唯一的矿主。

与上述南方稀土诸侯割据不同,以轻稀土为主的北方将形成一个大集团。按照之前的规划,北方集团的战略将由包钢集团牵头,联合甘肃稀土集团公司,吸收四川、山东的骨干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四川省虽然以轻稀土为主,但其两大主力矿山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和德昌陆槽稀土矿的储量均居全国前列。这种独特的优势自然成了大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在大量外来“淘金者”中,江铜集团在冕宁经营多年,有望在这次区域整合中分得一杯羹。

此外,同样有实力但未列入大集团名单的还有这家企业的子公司中色股份,与当地政府合资成立了稀土矿业公司,正在运营的7000吨/年分离项目不容忽视。

利益博弈

“整合仍将是未来中国稀土行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之一,重点是冶炼分离环节的整合和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安泰科稀土市场研究分析师陈欢说。

但在整合过程中,不仅央企与地方政府博弈充分,大集团内部链条如何理顺、生产指标不足如何解决等问题也一一暴露。

钟克祥透露,国内一些央企也到福建省与厦门钨业洽谈合作,“只要有想法就谈”,但福建省选择支持本省的骨干企业,拒绝了央企的好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稀土产业整合问题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利益一致,战略统一,但由于“思维方式不同,立场不同,在战术上有些差异”。

现在,在四川省的稀土整合中,类似的矛盾已经出现。在中铝宣布进军四川稀土行业的同时,江铜旗下的四川江铜稀土公司与其他5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四川金攀西稀土(集团)有限公司”,这也是一个集采矿、冶炼、分离、加工、研发为一体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具有完整的产业链。

今年“两会”期间,四川省经信委主任汪海林甚至表示,鉴于四川没有实力雄厚的稀土企业,未来将由江铜主导四川稀土重组。不过,不在六大集团之列的江铜未来如何“对抗”中铝,还有待观察。

即使北方轻稀土整合比较明确,但截至目前,虽然包钢已经与内蒙古自治区相关企业签订了重组协议,但实质性重组工作迟迟未能展开,何时完成甘肃、山东等省的企业兼并重组尚不明确。

“整合后还是‘碎片化’的,没有在稀土市场起到集中的作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江苏几家分离厂和中铝一样,基本都是维护老客户,中铝只关心定价和开发票。接下来在四川怎么走还不清楚。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些大集团成立后,如何解决内部企业的“吃饭”问题。

杜帅兵表示,整合后期的大问题是如何解决产能过剩。“像包钢,整合完成后,整个产业链理顺了吗?国家给了它5万吨指标,怎么分配是个问题。”他说。

据了解,目前国家下达给各企业的总产量指标为9.38万吨,但据市场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稀土产能已超过40万吨,“指标不足、私矿”的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

“整个稀土行业,除了正规的产量,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私矿,私矿是打击不了的。就算集团整合了,产能那么大,企业该怎么办?”前述包头企业高管表示。

杜帅兵的担心是,稀土整合完成后,如果私矿攻不下来,其他中小企业还能用。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出口放开后,整合后的大集团可能不如一些中小企业有优势。“有些公司做稀土做了很多年,很老套。他们不是一句话就能关掉的。”他说。

鉴于这种情况,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干勇在“两会”期间向媒体坦言,国内稀土行业整合才刚刚开始,任重道远。“需要真正规范的稀有金属和战略资源保护制度,需要从立法层面保护稀土等战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