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有哪些?

新准则影响利润的五个方面,报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粉饰:

一、资产减值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样“一刀切”的好处是企业无法通过冲回减值准备来调整利润。同时,笔者认为严格限制资产减值转回有时并不符合经济事项的本质。比如,企业生产设备价格去年下降,今年大幅上涨,这很正常。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应当允许有条件地转回资产减值准备。

第二,债务重组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债务重组的现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调整,即将债务重组的收益作为“营业外收入”入账,改变了以往将其作为“资本公积”入账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还原了资本公积的本质,就是资本溢价。对于以实物偿还债务,准则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利润额这一变量。关联企业的债务重组应按照关联交易准则进行。

三。固定资产

新准则要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方法和预计净残值每年至少复核一次。当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原估计不同时,企业应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采用未来应用法,使未来业绩受到一定程度的操纵。此外,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考虑估计固定资产的废弃成本,该成本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在以后年度通过折旧计入相关成本和费用。但废弃成本的估算本身是很主观的,目前也没有相关的参考说明。企业可以通过估计废弃成本来调整利润。

四。无形资产

旧准则直接将R&D费用计入管理费用,而新准则将企业的R&D分为研究开发两个阶段,并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无形资产完工时予以资本化并定期摊销,提高了R&D期间的利润率,提高了企业科技开发的能力和积极性。但是,由于R&D企业无形资产风险高、周期长,很难区分研发阶段和一些费用。

笔者认为旧的规定更科学,因为新的国际标准在五个方面影响利润。会计准则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西方国家对无形资产(如专利)的保护远比中国发达。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假冒伪劣和仿制较为严重,无形资产贬值较快。将发展支出资本化不符合审慎原则。同时,公司在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分界点上有很大的主动权,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绩效管理。此外,新准则没有明确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和方法,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无形资产的摊销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动词 (verb的缩写)浅谈公允价值的应用

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

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新会计准则谨慎使用公允价值,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准则中采用。就公允价值本身而言,不具有可操作性,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公允价值的计量和确认并没有可操作性很强的规定和依据。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市场信息传递影响力不强,同一种商品的市场价值差异较大,体现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个别企业可能利用公允价值的确认操纵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