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核企业的产值和利润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用货币表示的产品价值构成c+v+m,其中既包括物化劳动C,也包括劳动新创造的价值v+m。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计算公式如下:总产值=本期产成品价值+本期劳务价值+(期末在产品和半成品价值-期初在产品和半成品价值),其中价值按社会不变价格计算。
总产值可以用来衡量建设周期长的企业的业务产出,但其缺点也很明显:
一是根据公式,容易受到期初和期末差异的影响,会诱导企业盲目投资;
第二,输出值容易受转移值的影响;
第三,就整个社会而言,总产值会重复计算,无法客观有效地反映社会的真实产值。
:
公司上市的基本条件:
1,公司符合股份公司上市资格;公司开业三年以上;
2.申请上市公司近三年连续盈利,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注册资本无虚假出资,无抽逃出资现象;
3.上市公司注册资本至少3000万元,公司总额超过5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总股本至少4亿元,公开发行的股份占65,438+00%以上;
4.公司股票经国务院证券公司批准并向社会公开发行;
5.公司只有在完成拟上市方案、完善公司各项组织架构、聘请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律师整理相关法律文件后,才能获准上市。
上市和不上市有什么区别?
1.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不同的。
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照一套完整的管理架构和体系来管理企业,上市公司做不到。他们需要一个完整的股东大会制度,一个完整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秘书长制度,一个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时披露财务信息,上市公司应该按时披露信息。
2.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产权流动性的差异。
与未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的产权(股票)流动性很高。如果没有上市,公司股权就没有流动性。上市公司不一样。上市后,他的股权其实可以买卖,很方便。
3.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是不同的。
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当一个上市公司第一次上市筹集资金时,它被称为IPO,它必须出售部分股份以从新股东那里获得资金。IPO拿到的是小钱,因为后面还有大头,就是可以连续发行,每发行一次就可以拿到一次注资。
除了股票,上市公司还可以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当然,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发债,但按比例来说,上市公司发债要多得多。如果不上市,融资相对不方便。股票不能公开交易,只能定向募集资金,没有上市公司的吸引力。
而且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更容易合并,很多公司上市更难,所以会间接吸收合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在交易所交易,可以变现。非上市公司很难实现股份变现,股份回报远不如上市公司。
4.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受欢迎程度是不同的。
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公开交易,知名度大大提高。众多品牌上市,知名度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