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如何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散户如何分析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趋势。一般来说,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参照一定的标准,将财务报表的数据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评价。

报告分析的结论不仅可以说明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报告使用者展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为其决策提供依据。

首先,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分析有不同的偏好。

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因其身份不同,与企业的关系不同,对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关注程度也不同。同样,对于不同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由于利益的不同,在企业财务分析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这就使得财务报表分析在内容上既有* * *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1,企业投资者

投资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或股东,通常高度关注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看,更关注企业的投资回报。

普通投资者(如“散户”)会关注企业的利润,但他们最关心的是企业能否提供分红和奖金。

拥有企业控制权的大股东等。,更多的考虑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期高收益,最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2、企业经营者(管理者)

经营者普遍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所有信息。

3.债权人

债权人不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但更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为了了解短期偿债能力,会关注其资产的流动性;为了了解长期偿债能力,我们会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

4、企业员工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员工更关心的是企业的现金流,而不是支付能力。

5.供应商

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决定是否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会关注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确定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需要关注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6.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是一个“综合性单位”,不同部门由于身份不同,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视程度也不同。从财务报表分析来看,政府部门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1,资产负债表分析

从内部分析来看,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侧重于自身结构和表内各项目的分析。从财务指标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对企业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的分析。

2.损益表分析

从内部分析来看,利润表分析包括利润增减及其构成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分析、企业收入分析和成本费用分析,从财务指标来看,主要包括企业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

3.现金流量分析

从内部分析来看,现金流量表分析主要是报表项目的结构分析,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流量净额分析。从财务指标来看,主要包括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股利支付能力的分析。

4.财务会计报告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杜邦分析系统和沃尔分析法。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标准

目前常见的财务分析标准有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和预算标准,各有利弊。

1,经验标准

所谓经验标准,是指基于大量长期实践经验的标准财务比率值。

具体到财务报表分析,在长期的分析过程中,学者们在观察了许多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后,确定了一些常用财务指标的范围,这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操作标准。

在20世纪70年代的财务实践中,西方国家形成的流动比率经验标准为2: 1,速动比率为1,这样企业会更安全。当流动负债与有形资产的比率超过80%时,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存货占净营运资金的比例不得超过80%,资产负债率通常应控制在30%-70%之间。

事实上,所有这些经验标准主要是关于制造企业的平均情况,并不是适用于所有领域和情况的绝对标准。

在运用实证标准分析财务报表时,必须结合企业的具体财务信息,确认通过比率得出的结论是否可以接受。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有上下限的财务比率才能建立合适的经验比率。而那些或大或小越好的财务比率,如各种利润率指标,无法建立合适的实证标准。

2.历史标准

所谓历史标准,是指该指标在过去某一时期的实际值。历史标准对于评价自己的业务和财务状况是否有所改善是非常有用的。

历史标准可以选择企业历史上最好的水平,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业绩水平,或者过去多年的平均水平。

在财务报表分析实践中,普遍采用以企业上一年度实际业绩为标准的方法。

3.行业标准

财务报表分析中使用的行业标准可以是行业的平均财务状况,也可以是同行业中比较先进的企业的业绩水平。综合评价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水平,需要参考行业标准。

通过对比,可以说明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水平,同时通过与行业标准的对比,企业可以判断自身的发展趋势。

4.预算标准

所谓预算标准,是指企业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制定的预算目标。一般大型企业或者集团公司都会制定详细的营销预算和财务预算。这些预算既结合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又考虑了经济发展形势和行业特点,可以说是为企业“量身定制”。但在实际操作中,预算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主观因素,可能导致结论不真实。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比较分析”的原则贯穿始终。比较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因子分析。

1,比率分析法

所谓比率分析法,是指核算两个不同财务报表中不同项目、不同类别或相关项目之间的比率关系,从相对数上分析和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存在问题。

(1)结构比:是一个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整体的比值,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结构比率=零件的组件数量/总量

利用结构比例,开始考察整体中某一部分的形成和排列是否合理,从而协调各种经济活动。

(2)效率比率:是一项经济活动的费用与收入的比率,反映了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比较得失,检查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3)相关比率:是将报表中某一项目与相关但不同的项目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比率。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相关业务安排是否合理,从而保证企业的平稳运行。

2.趋势分析法

所谓趋势分析法,就是将企业连续两个或几个财务报告中相同的指标进行比较,确定增减的金额、方向和幅度,从而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方法。

运用趋势分析方法,可以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性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三种主要的使用方法:

(1)财务报表数据绝对额比较:通过将连续财务报表中同一项目的金额并列,比较其增减额和幅度,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的方法。

(2)重要财务指标比较:是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相同的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变化情况和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方向。

(3)财务报表中项目构成的比较:取财务报表中的一个总体指标为100%,然后计算各组成项目在总体项目中所占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项目百分比的增减情况,以此判断相关财务活动的变动趋势。

3.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又称序列替代法,是将一个综合指标分解为其构成因子,按顺序用各因子的实际数代替基数,分析各因子影响程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