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的全球M&A实力是如何炼成的?
据陈培涛介绍,工行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主要负责该行的战略股权投资、投资者关系、市值和社会责任管理,总经理一直是董事会秘书。现任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胡浩,曾任总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具有丰富的海外工作和海外机构管理经验。历任总经理包括工行股改上市后的首任董事潘,工行第二任董事、现任副行长谷澍。战略并购重大事项由战投部秘书长、总经理直接向董事长报告,并及时提交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和董事会审议通过。如此高标准的管理层配置和汇报路线,体现了工行从战略到战术各个层面对战略并购的高度重视。“M&A所有项目都是董事长和总裁亲自指导,董事会秘书亲自操盘。这种严谨的M&A文化和管理氛围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合力,是各项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
战略收购“工行风格”
战略M&A是在沙子里淘金的精细工作。工行的战略M&A团队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球国际投行的大量潜在投资项目资料。“面对这些或可靠或不可靠的线索,我们回复最多的内容就是:请理解中国的逻辑,中国客户的需求,工商银行跨国经营的逻辑。”陈培涛说。
工行始终积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密切关注国际市场拓展机遇,始终坚持自主申请和战略并购,积极稳妥适时推进跨境经营。2008年之前,基于对目标国监管、成本、收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考虑,工行将海外扩张重点放在亚太地区,同时向欧美等战略市场进行开拓。2008年后,工行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为提振经济、放松外资监管,做出了加快国际化布局的战略决策。与独立应用相比,战略M&A的投入产出周期更短,可以直接获得目标机构在当地的业务网络、客户基础和本地化发展能力,更容易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成为工行近年来拓展海外机构的“利器”。那些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的领域和领域,自然成为工行海外布局的重点。
理解了这个逻辑之后,我们就不难看出,工行这几年看似财大气粗从四面八方攻下天下,其实就像是一场高手博弈。每一步都有规律可循,直到复牌,外人才明白它的美好。以工行最近收购南非标准银行的子公司标准银行公共有限公司为例,来看看工行的合并逻辑。标准银行全球市场业务活跃,熟悉新兴市场,在大宗商品交易和为客户提供全球市场解决方案方面经验丰富。“工行选择收购标准银行公众有很多原因。伦敦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商品的金融交易中心。中国是世界头号商品消费国,同时中国企业越来越依赖资本市场满足资金需求,更加关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后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收购标银公用从长远来看具有战略意义,不仅对中国的经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对中国客户的多重投资对冲需求也具有战略意义。通过伦敦的平台,我们可以满足客户在商品、外汇、利率、信用、股权等领域多层次的投资避险需求,这实际上是工行全球化产品线建设和业务转型的客观要求。”陈培涛说。
据陈培涛介绍,过去工行的M&A战略主要是基于地域上的考虑,即在地域上形成网络,关注核心市场和重点市场,为客户提供全球服务。如今,M&A战略更加强调全球产品线的建设,以配合我行的业务转型。收购标准银行公众旨在构建工商银行海外商品、货币和资本市场的业务平台,以提升该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并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其实这也是工行应对国内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举措。具体来看,与国际prime银行交易收入的25%左右相比,中国银行的交易收入占比不到3%,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债券投资和银行流动性保护上。因此,收购标准银行公众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商品、外汇、利率、信用、股权等方面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而且对探索中国银行业转型、推进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具有战略意义。
回顾中国工商银行股改上市以来完成的战略并购;
2007年9月,收购印尼哈利姆银行,成立工银印尼,这是中国银行业第一次跨国并购,也是第一次尝试收购中小银行,并将其全面纳入工银集团。
2008年6月5438+10月,收购澳门诚兴银行,成立工银澳门,这是工银首次收购海外一级银行,成为澳门最大的本地法人银行。
2008年3月,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实现了中非最大银行的战略握手,使工行在不设立自己的营业机构的情况下,将业务拓展到撒哈拉以南非洲18个国家,双方以股权为纽带的多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
2010 5438+0年6月,收购加拿大东亚银行成立工银加拿大,这是中资银行首次成功收购北美地区银行控股权,也是工行首次在发达市场收购控股权。同时,通过创造性的捆绑交易,将所持工银东亚股份全部溢价处置,实现了香港投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2010年4月,收购泰国ACL银行成立工银泰国,实现了中资银行首次以全面自愿要约收购形式收购外国上市公司,也是泰国政府首次允许外资银行收购经营良好的当地银行控股权,工商银行完成了在东南亚市场布局的重要一环。
2010 10收购富通证券(北美)经纪业务部成立工银金融,是工商银行通过收购资产拓展海外业务线、整合经营的首次成功尝试,也是中资银行在美国收购资产的首个成功案例,为非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开辟了欧美证券清算领域。
2012年7月,收购东亚银行成立工银美洲,这是中国大陆银行首次获准在美国收购银行控股权。这是中美金融对等水平、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标志,也使工行通过其纽约分行、工银金融和工银美国的优势互补和合作经营,在美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批发银行、证券清算和零售银行服务平台。
2012 11收购阿根廷标准银行成立工银阿根廷。这是中资银行首次收购拉美金融机构,也是中资银行首次在境外(港澳以外)收购真正的主流商业银行。收购后,工银阿根廷已成为拉美地区规模最大、业务最全面的中资银行。
2012年7月,收购金盛人寿(保证保险)公司,成立工银安盛,工行由此成功进入保险领域,综合化平台进一步完善。目前,工银安盛在中国大陆合资寿险公司中排名第一。
此外,2013年4月,工商银行签署了参股台湾省永丰银行20%股权的交易协议,目前正在履行监管审批程序。收购完成后,工行将成为首家通过参股方式投资台湾省金融业的大陆银行;2014,14签署了收购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多数股权的交易协议,目前正在履行监管审批程序。
“根据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战略部署,自股改上市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工行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3年末,海外资产总额近210亿美元,税前利润超过22亿美元。如果把工商银行的海外机构看成是独立运营的银行,都可以进入《银行家》杂志2065,438+03年世界1000强银行的前65,438+000名。工商银行通过并购和申请建立全球网络布局,然后继续发展产品线,提高整个工商银行集团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