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斯巴鲁这种先行者,打破惯性思维,刷新三观认知吗?
说到汽车行业,惯性思维的例子数不胜数。奔驰是豪华,宝马是运动,丰田是中庸,等等。为什么奔驰一定是豪华的?宝马为什么一定要运动?丰田为什么一定要刻薄?强行给汽车品牌扣帽子,是我们对汽车了解不够的表现。当我们将一个汽车品牌或车型与一个特定的形容词紧密联系在一起时,这是一种对汽车认知的惯性思维。
汽车厂商的工程师都是聪明的,他们经常会突然推出一些打破你惯性思维的车型,让你时刻保持对汽车最正确的认识。我觉得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斯巴鲁,它的车型擅长四驱,后驱的斯巴鲁BRZ在整个斯巴鲁产品阵列中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除了后驱车,斯巴鲁也有很多前驱车型,我们不妨了解一下。
来自富士重工的斯巴鲁,其实是一个标志性的、有特色的汽车品牌。只要提到斯巴鲁,相信很多人都会津津乐道它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四驱,所以很多人认为斯巴鲁的所有车型都是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系统的标准搭配。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斯巴鲁在致力于打造全时四驱车型的产品矩阵时,也“荒废”打造了很多前轮驱动,甚至有部分前轮驱动车型登陆中国市场,国产。先说一款斯巴鲁前轮驱动阵营的代表车。
斯巴鲁R1是斯巴鲁针对日本和欧洲市场开发的一款可爱又萌的小型车,也是斯巴鲁在21世纪打造的为数不多的小型车(或者说微型车没有问题)。高窄的设计让斯巴鲁R1在一群强调操控和性能的兄弟面前显得特别与众不同。
(附图为第九代翼豹和第一代驰鹏。可以看出斯巴鲁R1的前脸设计风格和他们一模一样。)
斯巴鲁R1的产品周期为2005-2010,与大家熟悉的九代翼豹和第一代驰鹏处于同一时期。所以斯巴鲁R1也采用了和他们一样的设计语言,飞翼造型的前脸似乎在试图说明:虽然我是先锋,但我也是斯巴鲁。
至于斯巴鲁R1的动力总成,对斯巴鲁微型车稍有了解的车迷应该会比较熟悉。那是老生常谈的EN07系列发动机。07发动机可谓是斯巴鲁的明星车型,它承包了斯巴鲁多款微型车产品的动力输出任务。658ml的排量虽然很小,但却能爆发出相当强劲的动力表现,其中顶配和高配的R1车型都有配备。x发动机,EN07系列发动机从90年代开始使用,斯巴鲁一直保持该系列发动机服役到2010。
斯巴鲁R1虽然也有四驱车型,但毕竟前轮驱动车型是主力车型,而斯巴鲁R1的前轮驱动版本也刷新了很多人对斯巴鲁四驱车型的三观,所以斯巴鲁R1还是一款值得一说的车型。
除了刚刚提到的斯巴鲁R1,与R1同平台的五门微型车斯巴鲁R2也有前驱版本。由于斯巴鲁R2和斯巴鲁R1采用了完全相同的技术平台,定位相似,斯巴鲁R2的动力总成与斯巴鲁R1完全相同,采用EN07系列发动机作为动力总成。变速箱是和R1一样的CVT,但是斯巴鲁R2的五门版更偏向家用,所以增加了一个五速手动变速箱。
同样,斯巴鲁R2的顶配版也像R1一样配备了EN07?x增压发动机,发动机盖上的增压进气口是最突出的标志。
日本国内市场特殊的交通环境也导致了一些专为日本国内市场打造的K级车的出现,比如斯巴鲁R1和R2,其中斯巴鲁Stella就是这样一款车。Stella的定位类似于铃木旅行车?像R这样的k车面包车,采用了这个级别常见的四轮四角设计,在有限的车身尺寸内,探索出更大更舒适的乘坐空间。毕竟斯巴鲁Stella是R1和R2的换壳,所以前者在动力和底盘结构上与后者高度一致。动力依然是EN07系列发动机搭配5速手动变速箱和CVT变速箱,驱动形式依然以前驱为主,部分车型提供全时四驱。
(配图,蓝色模特是Stella?习俗?RS?s版,穿紫色的斯特拉?Revesta)
除了常规车型,经济实用的斯巴鲁Stella还提供了EN07?斯特拉与X增压发动机偏向运动?习俗?RS?s版车型和Stella谁更注重质感和舒适性?Revesta模型。
(第二代斯巴鲁Stella)
相对于斯巴鲁R1和R2,定位K车小盒子的斯巴鲁Stella在日本国内显然更受欢迎,所以其产品周期更长,目前已经开发出第二代车型,产品周期一直延续到2014年。
(图为大法招?L110S)
而斯巴鲁R1和R2作为基础车型,分别于2010和2011停产,于是诞生于2011的第二代斯巴鲁Stella基于大发Move平台打造,成为大发Move的更名车型。这个举动其实很好理解。毕竟汽车专家大发和斯巴鲁都是丰田控股的品牌,享受其车型的技术也是情理之中。
2012年,随着大法Move车型的年度改款,斯巴鲁Stella也进行了改款,整体轮廓不变,但对车头车尾和内饰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2012大法招?L110S)
尤其是前保险杠的造型,两车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斯巴鲁毕竟是一个有运动基因的品牌,所以对Stella前保险杠的刻画应该更立体一些,两车的内饰造型也不尽相同。但最后,随着大法的移动?L110S车型换代停产,斯巴鲁Stella没有继任者。一辆斯巴鲁汽车的主要前身成为历史。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开始嘀咕,斯巴鲁的这些前轮驱动的车都是日系或者欧系的车型,肯定和中国大陆市场没关系吧?其实我想说的是,斯巴鲁的前驱不仅与中国市场有关,而且是国产的。这款国产斯巴鲁前驱是斯巴鲁REX。
(原斯巴鲁REX)
斯巴鲁REX也是斯巴鲁前身微型车阵营的一员。其高销量和广阔的市场覆盖面是任何斯巴鲁微型车都无法超越的丰碑。斯巴鲁REX出生于1972。原车型采用后驱“911”布局,差别很大。
1982二代车型上市时,后挂后驱布局改为更主流的前置前驱布局。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斯巴鲁在1983年,也就是第二代REX上市一年后,为其安装了四驱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四驱系统可以通过变速杆旁边的一个按钮在前驱和四驱之间低速切换。即使是现在,这个配置还是有的。
第二代斯巴鲁REX最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就是它与中国的渊源。1992年,富士重工与贵州航天工业集团公司合资成立贵航云雀汽车有限公司,国产第二代斯巴鲁REX,并命名为云雀GHK7060,这是斯巴鲁迄今为止唯一的国产合资车型,并于当年与长安奥拓合并成为“二微”,贵航云雀也成为国微。最初的lark GHK7060搭载的是国产两缸发动机,当年的动力表现也是稀稀拉拉。面对当时如日中天的长安奥拓,一款改进版的百灵鸟悄然而至。
2001搭载全新进口四缸发动机的Lark GHK7071上市,外形有一定程度的改进,后视镜、保险杠和更具运动感的尾部与车身同色。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斯巴鲁微型车的明星发动机EN07系列吗?随着Lark的改装升级,这款发动机可以算是和中国真正的交集了,改装后的Lark GHK7071换上了代号EN07?F的658ml四缸发动机动力有了明显的升级。外观和动力方面,改款云雀GHK7071更接近日本产的第二代REX,但贵航产的云雀都是前驱,驱动形式可切换的四驱系统在当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环境中无疑是不符合的。
虽然斯巴鲁REX有三代,贵航Lark只做了二代,但或许贵航Lark对这款车的潜力还是抱有很大期待的。在中国私家车刚刚兴起的年代,微型车的市场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贵航Lark虽然没有做第三代斯巴鲁REX,但是做了第三代REX的一个变种——斯巴鲁Vivio。
斯巴鲁Vivio和第三代REX是姊妹车车型,所以驱动形式还是一样的前驱和四驱,前驱车型依然占主导地位。虽然斯巴鲁Vivio有三门、五门、T顶硬顶敞篷、Bistor复古版等版本,但毫无疑问,只有五门的车型最适合中国市场,所以贵航国产Vivio只有一个五门版本的车身结构,国产Vivio还有中国的名字——贵航百灵公主。国内的小公主也只有前驱这一种驱动形式。
当然,斯巴鲁的前驱车型绝对不只是那些看起来便宜的K-K-车。斯巴鲁的双门跑车SVX也有前驱车型。其实这充分说明了驾驶形式与车型定位无关。一个固定特征非常明显的品牌,也有那些看起来与品牌基调背道而驰的车型。斯巴鲁应该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摘要
其实不光是斯巴鲁,很多品牌都推出过这种边上带点剑的车型。自始至终强调性能的保时捷也推出了不以动力论的保时捷914,甚至为中国市场打造了一款廉价的专车保时捷C88。虽然C88还没有量产,但也能证明保时捷想要涉足入门级家用车领域的态度。强调驾驶乐趣的宝马公司继推出令人惊艳的跑车宝马328和顶级豪华车宝马507之后,又推出了廉价微型车宝马伊赛塔,广受好评。汽车鼻祖奔驰不仅拥有顶级的S级或者单反,还拥有定位低于Vito的工具车奔驰MB100。
所以,一个汽车品牌推出一款车型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众多工程师和商业大亨无数次谈判的结果。汽车厂商除了技术积累和品牌文化推广,更重要的是赚钱盈利。只要他们推出适合市场的车型,就是好车,它的存在就是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个汽车品牌的固有认识,是对汽车认识不足,对汽车文化理念尊重不够的表现。理论上,汽车品牌推出任何车型都不稀奇,因为市场需求是汽车品牌发展的无限动力。
说到这,那些被宝马改用前轮驱动平台和三缸发动机搞得晕头转向的人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吗?毕竟前身斯巴鲁依然不影响以全时四驱著称的斯巴鲁品牌的口碑和品牌价值。这些另类的斯巴鲁也很受欢迎。一些国家的汽车文化之所以有氛围,一定是有道理的。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