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赔部内控自查报告怎么写

根据上级行2010基层行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工行胡明分行客观、公正、真实地评价了分行内部控制管理状况,进一步推动内控体系的完善和内控管理水平的提高,采取了三项有力措施确保内控评价工作高效、高质量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为将2010内部控制评价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迅速成立了全行内部控制评价领导小组,并在风险部下设办公室。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本行还强化了各部门、各办事处、各网点的责任落实:内部控制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和协调支行内部控制评价相关事宜和工作;风险部作为牵头部门,负责支行与上级行内控管理部门之间的要求和沟通,统一认识、标准和进度,统筹安排和调度各部室、网点的内控评价工作到位,确保内控评价和自我评价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内部评价文件的学习和培训,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类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评价要点、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我行内部控制评价领导小组组织部、营业网点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总行《基层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实施细则》(2010版)和《基层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操作手册》(2010版)等文件制度,吃透了精神,掌握了评价方法,提高了自评质量。

三是加强过程评价指标的量化分解,确保全行内控自评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基层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过程评价。结合本行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评价操作手册的要求,对流程评价指标的评价内容、标准、重点、依据和方法进行量化和分解,确定被评价的部门、办公室和网点,以及评价的具体项目和操作方法。

四、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基础管理,实现内部控制评价日常管理行为的制度化。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措施,更重要的是将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行为制度化,真正自觉地落实到各级各部门的日常管理中。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或问题,我行在充分弥补改进和整改的基础上,修订和补充了相关日常操作规程和管理评价实施细则,并结合执行力建设,努力将内部控制评价的日常管理行为制度化。

五、加强评价工作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由于基层银行、部厅、网点之间的经营管理状况不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同。为确保支行自评工作的质量和进度,风险部作为支行的牵头部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积极作用,在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上级行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他分行的先进经验,加强支行和网点之间评价工作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确保各项自评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通过2010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员工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执行,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各项业务稳健运行。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