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统一和规范资产管理,中国

●自2012中国证监会推出资管新政以来,资产管理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快速发展带来的失衡风险使得行业迫切需要得到系统的规范。各个监管机构已经出台的措施需要统一,这已经成为各方的认识。

●目前资产管理监管的重点思路应该是:打击缺乏技术含量、只凭牌照借道、坐地赚钱的伪业务模式,防止过度杠杆给货币宏观流动带来风险,限制通过不必要的多层包装服务于非商业目的的复杂交易安排。堵不如疏,单纯通过金牌禁令来规范是不合适的。

●资产管理行业整体法律制度安排的完善仍需等待信托法、证券法、基金法等上位法的修改和协调,监管机构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

统一资产管理新规则的必要性

各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并没有并行发展,而是陷入了交叉混战的局面。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期货公司、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甚至互联网公司都加入了竞争。这些资管产品很多在资产端没有经过仔细的尽职调查和筛选,而在资金端却认钱不认人,完全不顾投资者是否适合承担风险。甚至在产品设计上,也是相互嵌套的。近一半的产品投资于一只资产管理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融资杠杆不断放大,透明度不断降低,债权债务资金流的期限错配加剧。利用监管分业的背景,套利横行,乱象频发,影子银行规模剧增,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剧。

去年以来部分借款企业违约引发的拒付纠纷,如海外华人私募债风波,恰恰是一个环节的资产管理风险被所谓的线上到线下(O2O)设计不当放大的结果。但各种明股实债纠纷也发生过多次,比如去年6月底引起关注的新华信托诉湖州港城置业有限公司案。宏观来看,2015夏天的“股灾”和2016冬天的“债灾”都与此有关。

因此,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失衡风险使得行业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监管,各监管机构已经出台的措施需要统一,这已经成为各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