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大量客户所说的“被贷款”是什么?被“贷款”了怎么办?

近日,全国多地听众向中国之声新闻热线总台400-800-0088反映,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信公司办理业务时,业务员“承诺网上免费送礼品”,实际上需要用户以信用担保。

据说这些客户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运营商和贷款银行签订三方合同,贷款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最后拿到了手机等赠品的“免费送”优惠。后来经营者解释说,这些合同不是贷款合同,而是“赊购”合同,客户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和手续费,只需要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还款即可。

但客户表示并不知道自己签的是“赊购”合同,还以为是参加运营商的免费活动。

最终用户投诉,营业厅给出的回复大多是“合同已签”、“提醒义务已尽”、“业务员违规”等敷衍之词。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此类案件在海南、湖南、广东、四川、河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均有发生。

网友也在议论,比较气愤,网友说太坑了,希望被罚款判刑;

也有网友表示不能贪小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今年3月20日,湖南株洲的吴先生也遇到了这种不好的担心。他接到移动公司业务员的电话,说只要承诺上线三年,就可以赠送一部手机。业务员上门办理业务,他拿着手机面对面办理手续。吴先生也得到了所谓的礼品手机。但没想到几天后,我通知他贷款成功了。而且吴先生告诉记者,在办理过程中,他在APP上签字,做人脸识别的时候,业务员并没有明确告诉他签的是借款合同。

随后,记者和吴先生来到营业厅询问事情的始末。工作人员解释,吴先生的手机网上价格是990元,在他们那里登记的价格是1950元,所以手机不是“免费赠送”,而是“直降”活动,也就是直接减钱。

同一个营业厅的其他同事也说这个手机每个月都能按时交话费。如果你不交话费,这1950元是收不回来的,肯定和你的信用有关。你应该能想到。也就是说,业务办理后,吴先生每月必须缴纳139元的话费,三年内不能停工,不能欠钱。一旦欠钱,就相当于贷款逾期,失去信用。

移动门店负责人也表示,这是移动公司与第三方机构签订的信用购买,确实与贷款挂钩。我们本来做了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活动。只要我们使用套餐,这个手机是免费的,对你没有影响。

总之,大部分用户看到好处后,并不知道自己签了借款合同,所以很多人要求这个“免费”的礼物。所以,我建议你再次看到免费赠送礼品的活动时要提高警惕,否则很容易入坑。

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被“贷款”了怎么办?我会给你一些建议:

去官方营业厅投诉:找相关负责人反映情况,让负责人协调解决;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组织,可以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向所辖工商局投诉:可以直接向工商局投诉,如果投诉无法解决,也可以拨打工商局消费者投诉热线求助;拨打12345投诉:如投诉仍未解决,可拨打12345,政府部门会及时处理;这种情况我也很感慨。如果经营者更加透明,在促销活动中明确告知顾客情况,就不会出现这种误解。同时,客户在参与活动时也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出现上述类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