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实施国企改革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企业积极努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结果。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从机构设置上实现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企、政资分离,导致重审批轻回报,这是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症结。党的十六大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对中央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但不履行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并明确其他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不履行出资人职责。国资委(SASAC)的成立,首次在政府层面实现政企、政资分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离。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出资人职责,依法履行职责,切实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法人财产权。企业对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SASAC出台的一系列改革、调整和监管措施得到了企业的支持。

其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效落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过去是“九龙治水”,国企很多部门都在管,但没有一个部门真正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多头管理,多头政府,势必强调审批,轻责任企业* * *没有明确的任期,对岗位也没有严格的考核,薪酬也不与绩效挂钩。国企缺乏硬约束,干多干少。SASAC成立后,始终把责任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落实责任,并逐步规范薪酬,奖惩与绩效挂钩,形成了责任落实、压力传导的统一工作机制。出资人到位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能够很好地落实,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很努力,这是近年来央企经济效益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第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加强了国有资产监管。以前国企分布在很多政府部门。然而,这些部门既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也履行投资者职能。两个职能混为一谈,又是“婆婆”,又是“老板”。结果,他们重视审批,忽视监管。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十分突出,一度成为NPC、CPPCC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的代表,SASAC的基本职责是监管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近年来,我们在加强企业财务监管、产权管理和转让、投融资决策、高风险业务控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促进了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遏制了国有资产流失,维护了国家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同时,完善了监事会、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密切配合的监督体系,有效加强了国有资产监管。

四年多来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一个企业能不能做好,跟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国企一定会做好。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和不断完善,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