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信息,“囤货”风险铺天盖地。

浪潮信息的毛利率一路下滑,盈利不易。重新囤积历史最高库存可能会影响公司全年业绩。

诗歌和星空/本刊特约作者的文章

2020年7月1日,浪潮信息(000977。SZ)被传言从英特尔的CPU中割掉。英特尔回应称,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有必要对我们的供应链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所以不得不暂时停止向该客户供货。预计两周内会暂停供应,届时将恢复对该客户的供应。好在英特尔信守承诺,随后恢复供货。

浪潮信息与英特尔合作超过30年。

2019年,公司向英特尔采购金额高达179亿元。如果真的断供,浪潮信息将不堪重负,但显然,英特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能采购如此巨量芯片的大客户,会很难受。

2019年,浪潮x86服务器市场份额超过10%,位居全球第三,成为全球前五强中增速最高的服务器厂商;在中国市场,浪潮x86服务器市场份额超过34%。在中国非X86服务器市场,浪潮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AI服务器连续三年以过半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在服务器领域,浪潮信息是全球市场的第一梯队,中国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英特尔供货失败虚惊一场后,不妨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如果出现供应故障,浪潮信息有备胎吗?

据报道,英特尔2019年销售额为657.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00亿元。浪潮信息作为英特尔最大的客户之一,销售额占比接近5%。从数据上看,英特尔和浪潮是高度相互依存的。

目前浪潮出货量最大的产品是x86服务器,x86 CPU芯片主要来自Intel。目前浪潮还不能生产CPU芯片,国产x86架构的CPU只是可选。一方面,广海的CPU性能仍然远远落后于主流的Intle和AMD。另一方面,广海产能有限,恐怕连关联企业中科曙光的需求都无法满足。

虽然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服务器厂商之一,虽然在架构主板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芯片方面,浪潮信息没有备胎方案。

利润率极低

5438年6月+2020年10月,公司发布三季报。受益于疫情期间电话会议、远程教育等行业对云中心的迫切需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同比增长19.02%。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265,438+0.37%。

与公司庞大的营收规模相比,净利润几乎少得可怜。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服务器,利润怎么会这么低?

最早要从IBM的转型入手。据说IBM不做毛利率低于40%的业务,所以当电脑服务器逐渐进入红海市场,毛利率下降的时候,就把PC和x86服务器业务卖给了联想,后来连最先进的小型机业务也卖了。

IBM与浪潮信息合资成立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IBM持股49%,浪潮持股51%,生产IBM最新的小型机。该子公司2019年净利润接近6000万元,但2020年半年报亏损4000多万元。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服务器市场的毛利越来越低。财报显示,浪潮信息的毛利已经从十年前的2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1%左右,公司净利润也比较低。

公司账面短期借款超过52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高额借款的背后,是公司6月65438-9月1.1.7亿元的利息支出。

历史最高库存余额

三季报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存货余额为654.38+036.85亿元,为历史最高。

为了备货,华为囤积了大量芯片,导致库存余额居高不下。但目前的浪潮信息在短期内没有同样的担忧。这么高的库存有什么风险?

众所周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从出厂就降价很快。首先要做的是降低价格——库存下降的风险。

因为三季报数据不够详细,我们以半年报为例,公司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风险。半年报中,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累计余额达到96,543.80万元。其中上半年新增6.0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甚至超过同期净利润。

三季报新增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累计达7.24亿元。结合半年报的明细数据,大部分应该是存货跌价准备。

分红、减持和股权质押

业绩不佳的同时,公司还有两个突出的指标:分红和股权质押。

现金流量表显示,自2017年以来,公司累计分红108亿元,接近累计净利润的一半。考虑到近几年现金流紧张,公司几乎是借钱分红。

投资者多分红不是好事吗?

这要从公司的股权结构来分析。2017年,公司第一大股东浪潮集团持股超过41%。公司近一半的分红现金都进了大股东的腰包。

公司分红的目的不仅仅是回馈投资者,而是回馈大股东,因为浪潮集团缺钱。如浪潮信息9月23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浪潮集团因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需要,已对公司无限售流通股7000万股办理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用于担保本次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换股。

除了分红,浪潮集团近年来也在持续减持。短短三年,持股比例从465,438+0%以上下降到36%左右。

根据2020年9月和6月5438+00的公告,浪潮集团分两次质押7000万股和4500万股,占其股份的21.9%。浪潮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是地方国资委。在国有企业中,股权质押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这进一步说明大股东浪潮集团资金链非常紧张,对公司经营有潜在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利益输送。

浪潮信息半年报中,公司应收浪潮集团账款超过14万元,但奇怪的是,这笔款项竟然计提坏账765438+万元。

一般来说,关联企业之间,尤其是有上下级关系的关联企业之间,不需要计提坏账准备,因为不应该存在坏账风险。浪潮信息是浪潮集团的下属单位。浪潮集团是国企,效益尚可。它怎么能不偿还债务呢?

另外,起诉自己真的有可能走法律程序吗?

再比如,浪潮集团委内瑞拉项目欠浪潮信息2.95亿元,甚至早在2016就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股东投资失败造成的损失应该由大股东承担,而不是上市公司自己承担。

浪潮信息的这种会计处理方式涉嫌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低R&D投资

浪潮信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但三季报显示,公司研发支出为6543.8+0.88亿元,仅占公司营收的4.12%。相比之下,华为2019年研发支出超过1000亿,占营收比重超过14%。

无论从金额还是比例来看,浪潮信息的R&D投入都比较低,很难与公司的高科技企业形象相匹配。2018年以来,公司R&D费用分别为654.38+0.75亿元、23.5亿元和654.38+0.88亿元(三季报),分别占营收的3.72%、4.55%和4.12%。

服务器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如果我们不能保证足够的R&D投资,公司很难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公司毛利率不到十年前的一半,背后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公司对英特尔等海外供应商的过度依赖为其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公司要下大力气解决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问题。

年报不容乐观

从三季报看1-9月的数据,浪潮信息的业绩还是挺漂亮的,但是单看三季报的数据,发现并没有那么乐观。

公司三季度营收15217亿元,同比下降8.82%;净利润也较2019三季度有所下降。

在一、二季度实现了大量的爆买后,三季报的下滑预示着公司全年业绩可能不会那么乐观。

公司庞大的库存很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服务器需求和停电风险,公司大规模采购芯片、硬盘等服务器配件,导致库存高企。

但现实是,从第三季度开始,市场需求开始萎缩,公司库存难以消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继续贬值。

公司存货跌价的风险越来越大,极有可能在年报中“暴风骤雨”,吞噬并不丰厚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