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学生要举行一场辩论赛,题目是:正面:用塑料袋好不好;反方:用塑料袋不好。我是肯定的,

商家LOGO可以印在塑料袋上进行宣传推广;

塑料袋能让使用它的人得到最大的便利;

塑料袋的广泛使用比其他同类产品更便宜,更实惠;

塑料袋因为重量轻,很多人都可以用;

新的“可降解”类型的塑料袋可以使它更加环保;

塑料袋的色彩艺术家也可以把它做成艺术品;

-

塑料作为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由其制成的塑料袋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塑料袋的好处显而易见。如今,塑料袋因为使用方便,已经悄然进入大学食堂。以往大家拿着饭盒排队买饭的场景已经“消失”了,站在学校食堂门口。我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进去的人两手空空,出来的时候却是满满的塑料袋,里面什么都有:米饭,炒菜,稀饭馒头,砂锅面等等。可以说,除了卖米的不能用塑料袋带回宿舍,什么都可以带回去。

经过我们的初步了解,这种现象在Xi的很多高校都存在。塑料袋在高校被频繁使用,大量被丢弃。如果一个学校有10000人,每人每天用一个塑料袋,那么这个学校每天要扔掉10000个,堆起来大概有3米高;以Xi安39所高校计算,每天将有39万所高校被扔掉,约为117m高。这些数字仍然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在我们调查组的实际调查中,发现Xi高校食堂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远不止这些。陕西省乃至全国的高校情况如何?这个数字一定很大。正是出于保护环境的责任,我们的调查小组对Xi部分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这次调查采访,希望调查组全体成员分析的数据能给你一个启发,一个激励——请使用消毒餐具或自带餐具,远离食堂塑料袋,为减少“白色污染”尽一份力,热爱我们的家乡!

调查情况

1.1调查范围

调查的10所高等院校分别是:西北大学、xi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Xi外国语大学、Xi理工大学、Xi尤氏大学、Xi工程技术学院、Xi体育学院。

1.2调查时间

2005年3月

1.3调查手段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上述高校的学生发放问卷。* * *共发出问卷450份,实际有效359份。其中,在第一部分的调查中,由于Xi交通大学和Xi理工大学的食堂没有使用用餐塑料袋,实际有效份数为306份。

被调查高校的学生认真填写,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同时,调查人员还以西北大学为重点,走访了西北大学食堂管理中心、新园食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以及西北大学第一食堂的个别窗口的师傅,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调查人员的调查提供了更加详实的数据,所以这些问卷的可信度非常高,数据的准确性非常可靠。

2调查结果和分析

2.1 Xi部分高校食堂塑料袋使用现状

在调查的8所有效大学中,西北大学45.8%的学生每天至少使用1 ~ 3个塑料袋,37.5%的学生每天至少使用4 ~ 6个塑料袋,15.3%的学生每天使用6个以上塑料袋,在所有被调查大学中占比最高。Xi安外国语大学48.6%的学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45.7%的学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4 ~ 6次;西北工业大学66.7%的学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Xi安工程技术学院82%的学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Xi安尤氏大学82.4%的学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2.6%的学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Xi体育学院88.9%的学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陕西师范大学95.8%的学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

-

可见,高校里肆无忌惮地使用塑料袋,并不是“胡说八道”。其中,西北大学和Xi外国语大学的食堂使用塑料袋最严重,而Xi交通大学的学生在食堂使用餐具或自带餐具。Xi理工大学使用可降解塑料饭盒代替塑料袋,这两所大学在这方面为其他大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2现象分析

大学食堂大量使用塑料袋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调查小组进行了严格的数据分析和整理。

在使用塑料袋的8所大学的306份有效问卷中,69.3%的学生认为用塑料袋装饭很方便,下课后可以直接买饭吃。也有住在高楼层的同学觉得拿餐具回宿舍太麻烦,直接用塑料袋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有11.8%的同学因为懒得洗碗而用塑料袋;10.1%因为其他人用,觉得应该是安全干净的,所以可以放心使用。详见图1。

图1学生使用塑料袋原因比例图

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塑料袋确实大大方便了学生的生活;但相信只要同学们平时勤快,使用食堂消毒过的餐具或者自带餐具,食堂的塑料袋是可以大大减少甚至不用的,从而缓解一些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压力。

对于高校食堂使用塑料袋现象严重,我们调查组做了一个假设,即假设学校强制使用塑料袋,学生们会有怎样的反应?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发现,7.5%的人觉得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大不便;37.6%的人觉得有点不方便;22.2%的人认为无所谓;30.1%的人赞成学校这么做,有利于环保;2.6%选择了其他。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塑料袋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好在30.1%的同学还是愿意放弃这种便利,加入环保的行列。

在八所使用塑料袋的学校,我们总结并分析了学生们的反应,尤其是在西北大学。其中,9.7%的学生觉得极不方便,18.1%的学生觉得有点不方便,22.2%的学生觉得无所谓,50%的学生觉得此举很好。可以看出,西北大学有一半的学生赞成这一举措,因为食堂没有使用塑料袋。

另外,我们调查组还设置了这样一个调查题目:如果你走在学校食堂,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带着4-6个塑料袋装饭菜,你有什么感受?52.7%的同学选择“无所谓”,32.8%选择“反感”,14.6%选择“其他”。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这也正是因为塑料袋在高校的普及率很高,难免让人觉得进出食堂的学生用塑料袋装饭很正常。显然,我们应该从环保宣传教育开始,以彻底减少食堂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图2 Xi大学生对“学校强制禁用塑料袋”要求的反应图

2.3大学生对白色污染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环保观念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尤其是高达52.7%的大学生对食堂如此严重使用塑料袋的现象无动于衷,引起了我们调查组的深刻思考,并进一步在大学生中展开了“白色污染”知识的调查。

在这里,首先,什么是“白色污染”?这要从塑料说起,塑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石油可制乙烯、丙烯、丁二烯、氯乙烯、苯乙烯等,小分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可制得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一系列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我们经常使用的塑料袋就是由上述高分子材料吹塑而成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塑料进入了广泛的实用阶段。由于其诸多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加工方便、质地轻盈等特点,一问世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并立即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被制成碗、杯、袋、盆、桶、管和建筑材料,所以它被称为塑料。

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泡沫塑料餐盒、塑料餐具、塑料包装材料和薄塑料袋、塑料薄膜、塑料农用地膜等。)由于缺乏有效的回收利用价值而被丢弃在环境中,不仅破坏了景观,还造成了“视觉污染”。而且由于其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破坏。

通过调查,54.6%的学生大概知道“白色污染”的知识;27.9%的学生知道“白色污染”的知识;16.7%的同学不太了解,也就是刚刚知道;0.8%的同学对此一无所知,详细比例如图3所示。

关于食堂使用塑料袋是否会造成污染,64.3%的同学认为会造成污染;27.9%的学生认为会造成污染,但不严重;7.2%的学生认为不会造成污染。

有51.0%的同学对塑料垃圾的处理一无所知。略知一二的有39.8%;只有9.2%的学生知道。

图4 Xi大学生对白色污染知识的了解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了解关于“白色污染”的知识。更有甚者,他们认为塑料袋不会污染环境,可见问题严重。因此,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刻不容缓!

三所高校调查大学生的几点建议

可见大学食堂使用塑料袋的现象非常严重。经调查得知,这些塑料袋几乎全部被运到Xi安蒋村沟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填埋场会慢慢降解塑料袋本身。在这个过程中,塑料袋中分解的氯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也收集了很多关于餐饮如何避免使用塑料袋的合理建议,总结如下:

(1)学校明令禁止餐饮使用塑料袋,杜绝一切可能的来源;

(2)学校应宣传“白色污染”,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3)扩建食堂,增加就餐座位,保证食堂餐具的清洁卫生,鼓励学生使用食堂消毒餐具;

(4)鼓励学生自带餐具,新生入学时发放不锈钢餐具;

(5)食堂配备餐具场所,可以宿舍为单位配备学生洗碗场所和洗涤剂;

(6)食堂使用可降解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可以看出,学生们渴望尽一切可能避免使用塑料袋。

4调查结果

就西北大学食堂来说,有的窗口一天用塑料袋多达3600个,一个卖稀饭的窗口一个星期光买塑料袋就要70元人民币(其中塑料袋单价约为0.01元/袋)。对于这么便宜的塑料袋来说,这些数字是巨大的。

西北大学所有食堂平均一年用掉588万个塑料袋,也就是说买塑料袋用餐要花5万元。试想一下,如果这笔钱用于改善食堂的饭菜质量,那么无论是食堂还是学生都将受益更多。

根据这一系列调查数据分析,西北大学食堂每天使用塑料袋约16,110,重量约32.2kg,面积约644.4㎡。可以推断,Xi安有39所大学,所以Xi安的大学每天使用的塑料袋约有62.8万个,重约60个。陕西省有62所高校,所以陕西省高校每天使用的塑料袋约99.9万个,重量约2t,面积约39,960m2。全国有2103所大学,所以全国大学每天使用的塑料袋约有3387.9万个,重约68t,面积约为1.355160 m2。

这些数字足以反映高校使用塑料袋的严重性,而这些塑料袋是如何处理善后的?据了解,几乎全部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根据美国和日本的报道,废弃塑料埋在泥土或海水中降解分化的时间为200-300年,还会使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溶出,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由此可见“白色污染”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这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想想吧。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得不到治疗,我们很快就会被淹没在恶臭的“白色恐怖”中。

高校塑料袋正在吞噬自然生态环境!地球在呼吸!治理“白色污染”刻不容缓!

5废塑料处理方法

最近,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十五”再生资源回收发展规划。到2005年,预计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年回收量为:废钢铁3600万吨~ 3700万吨,废有色金属200万吨,废纸17万吨;回收拆解报废汽车80万辆,拆解报废船舶654.38+0万光吨,轮胎总量790万条。废弃家电和电脑的回收量达到总量的80%以上,而废弃塑料制品的量高达500万至600万吨。

5.1废塑料回收技术

目前,世界上许多科研部门开发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处理废塑料制品的技术,在一定范围内缓解和有效控制了地球上“白色污染”的迅速蔓延。主要方法如下:

(1)填埋垃圾是最差的废塑料制品处理方式,但与不负责任的垃圾排放相比,仍是一种积极的处理方式,且掩埋深度至少应不影响地面植物的生长。

(2)废塑料焚烧热能的回收废塑料的燃烧热一般高于木材,因此热能回收潜力很大。但废塑料制品的燃烧炉需要专门设计,否则会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

(3)废塑料的热分解技术热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废塑料制品中原有的树脂聚合物彻底分解,使其回到低分子量状态。废塑料热分解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分解产物利用价值高;废塑料的重复处理次数没有限制,即废塑料分解成单体再聚合成聚合物,其产物废弃后可以再次分解,等等。

(4)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可分为直接回收利用和改性回收利用。目前以直接回收为主,改性回收是发展方向。废塑料直接回收利用是指废塑料经清洗、粉碎、塑化后直接加工成型,或造粒后加工成型产品。优点是工艺简单,回收产品成本低。缺点是回收料的力学性能大大降低,不适合做高档产品。为了提高再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满足特殊产品的质量要求,应采用多种改性方法。改性废塑料的某些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了树脂制品的性能。因此,废旧塑料的改性和再利用是一条很有前途的途径。废塑料的改性方法有两种,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方法主要是通过混合工艺制备。化学改性采用交联改性、接枝改性、氯化改性等方法。改性回收制品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可以作为高档回收制品使用。

5.2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比较

(1)可降解塑料技术可降解塑料技术是在塑料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光敏剂、淀粉等原料,使可降解塑料制品在用完并弃置于自然界三个月后,从完整的形状分解成碎片,从而至少在视觉上改善环境。但是这种技术最大的缺点就是这些碎片无法再降解,只能由大块变成小块的塑料。

(2)植物纤维粉末添加胺的热压工艺。这种技术利用植物纤维,如稻草、稻草、甘蔗渣等,得到纤维粉末,然后混合大量的胶水或树脂,再注入模具中,在高压高温下成型。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但该技术生产的一次性餐具在生产中没有去除纤维色素(由于去除色素需要化学漂白的方法,势必造成水污染),产品外观颜色不尽如人意。另外,生产过程中很难去除植物纤维表面的农药残留,所以做食品容器不一定安全。而且由于技术的限制,很难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

(3)以纸代塑技术,即以纸浆为原料,在模具中成型、干燥生产一次性餐具。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餐具,具有无毒、易回收、可再生利用、可降解等优点,被称为“环保产品”,是目前综合评价较好的替代技术。但是,从纸张生产和使用的整个过程来看,这项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纸浆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纸浆在生产中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在某些情况下污染程度甚至超过塑料。所以从宏观上来说,用纸代替塑料并不能完全消除环境污染,只是把餐具在制作餐盒时对环境的污染提前了。而且纸浆的生产成本高,使得用纸浆生产的纸质餐具价格更高,所以以纸代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

(4)可生物降解技术该技术主要以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年生植物纤维粉和特殊添加剂,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可生物降解的快餐盒。因为淀粉是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在生物制剂的作用下会分解成葡萄糖,最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没有污染。另外,与之混合的材料也是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因此,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快餐盒具有优异的降解性能。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样品在堆肥状态下五天开始发霉,十天后检测样品与堆肥融为一体。在测试之前,样品会失去它的形状和颜色,并且在四十天内全部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此外,其原料来源广泛,如玉米、豆类、红薯、木薯等。并且价格低廉,用这种材料生产的每个可生物降解快餐盒成本仅为0.18-0.20元;生产过程中无污染;该添加剂为无毒无害的可食用生物胶,使用后可进一步开发用作饲料,具有循环利用的效果。

该技术制成的餐盒不仅降解性能优异,而且其他各项性能指标均通过了相关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测,均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在北京市科委主办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有关专家一致认为,该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替代塑料发泡餐具的理想先进材料。尤其可喜的是,为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同时,R&D单位还开发了生产可生物降解快餐盒的全自动生产线,为其完全替代塑料发泡餐具、彻底根除“白色污染”提供了坚实的工业基础。我们祝愿环保产品中的主力新秀——可降解快餐盒不断进步,为改善和提高我国的环保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6结论

通过对高校食堂这样一个小单位几个月的调查分析,我们调查组深刻认识到高校使用塑料袋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调查数据统计出来后,我们科技调查组的每一位成员都非常震惊。塑料制品的用量如此之大,范围之广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就我国高校而言,仅食堂一天的使用量就高达3387.9万,重约67.8吨。

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时代,塑料垃圾几乎占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与人类争夺每一寸土地。治理“白色污染”刻不容缓,人人有责。

(1)高校要做好环保教育,切实加强这方面的意识素质教育和宣传活动,让大家意识到应该杜绝塑料袋的这种泛滥使用;

(2)高校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措施,提供一系列方便学生的有效措施;

(3)我们高校的学生要以身作则。在现有禁令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下,他们应该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塑料袋进行餐饮。他们逛超市的时候可以自带塑料袋。他们不应该扔白色垃圾,提高塑料制品的利用率,尽最大努力让别人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4)在回收的实际效益方面,中国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回收利用机制,管理利用法规,加强科研部门的步伐,做好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宣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使今天的“白色污染”成为造福人类的功臣;

(5)积极推进低成本高质量可降解塑料的研究,从源头上逐步消除“白色污染”。

最后,祝更多有识之士踏上消除“白色污染”的漫漫征途,共同绘制一个干净美好的新世界。

7参考文献

(1)环境,“治理白色污染的三种途径”,罗桂山,2004+02.47。

(2)绿色生活与未来,刘静玲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68日(3)环境网。

关于Xi各大高校学生食堂使用塑料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