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匹最具爆发力的明日黑马

飞亚达(000026)深度研究:手表龙头受益国外消费回归未来增长可期。

类别:公司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马丽日期:2020-09-15

飞亚达是中国钟表龙头企业,钟表代理业务和自有品牌业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第二季度,国内奢侈品市场的强劲复苏使公司的手表代理业务受益,而海外奢侈品消费的回归和国内消费习惯的形成提供了长期发展动力。此外,作为国产手表领域的龙头,公司有望受益于国内消费的持续回暖,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业绩将超预期改善。

投资要点

意外因素:奢侈品消费回归和国人国内消费习惯形成为公司手表代理业务注入增长动力,自有品牌业务受益于下半年消费回暖。

市场认为疫情会导致居民收入减少,国内消费不会太大反弹,钟表行业也会受到影响。但1)国内奢侈品市场率先复苏,出境游限制导致境外奢侈品消费回流,国人国内消费习惯逐渐形成。名表作为奢侈品的重要品类,也迎来了繁荣发展期。2)公司是手表代理业务的龙头,子公司恒基利排名全国第二,零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中心遍布全国,业绩有望快速提升。3)随着疫情防控的正常化和国内消费潜力的释放,公司自主品牌业务有望受益于消费复苏。4)公司二季度利润有明显提升。2020Q1/Q2归母净利润为-1297/90710000元,每股收益为-0.03/0.21元/股。预计下半年发展趋势仍将延续,业绩大幅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超出预期的逻辑推演路径: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人主要在欧洲或香港购买瑞士手表,国内消费受疫情负面影响有限。但实际1)出境游限制加速了境外奢侈品消费回流,消费者也在逐渐形成国内消费习惯。2)奢侈品核心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和购买力没有改变,疫情得到控制后需求会快速释放。3)中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经济内循环战略推动国内消费持续复苏,国内钟表行业将受益于消费增长趋势。

催化剂:海外奢侈品消费回归,下半年即将到来。

盈利预测及估值:飞亚达是钟表行业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我们认为,在国内奢侈品市场超预期反弹和政策推动消费回流的双重利好下,手表代理业务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自有品牌业务有望受益于消费的复苏趋势,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和盈利能力将有所改善。我们预测20-22年公司营收将达到4.31/56.1/658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4/3.7/4.5亿元,对应PE 30.4 x/19.5 x/16.2 x,覆盖首次给予“买入”。

风险提示:疫情恶化的风险;奢侈品回归不及预期;这项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消费复苏低于预期。

紫光股份(000938):新网领先供应商,中国产业数字化使能器。

类别:公司机构:郭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罗路日期:2020-09-15

投资逻辑

5G,云计算产业爆发,政策驱动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司有望成为工业数字化使能者: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36.2%,CAGR为54.7%。但仍落后于英美等国,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预测新华三所在的企业网络和IT设备市场整体增长率为15%,到2023年将上升到550亿美元,其中云计算CAGR约为30%。5G、云计算、AI带来数据和流量拓展市场空间,宏观政策明确数字化转型方向和“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紫光多年的“云-网-端-芯”战略布局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软件定义网络(SDN)和基于场景的应用是必然趋势。软件能力和深厚的客户渠道资源构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SDN等技术使得硬件白盒、网络部署更加灵活,降低运维难度,节约成本,发展速度快于硬件。IDC预测,2021年全球SDN市场规模将达到6543.8+037.6亿美元。软件能力决定了厂商的长期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公司竞争优势:1)传承华为的R&D基因,传统网络和新型网络(SDN)的产品竞争力强,份额稳定在前两名;2)领先的场景应用服务;3)全球销售体系和国资背景带来的深厚客户关系和渠道资源。19年,自主品牌服务器将开拓海外市场,有助于增加IT分销收入,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新动力。

战略资本的引入,5G和云计算布局的深化,更多的产业拓展:公司控股股东西藏紫光通信转让17%股份,或引入战略投资者聚焦IT设备和服务;6543.8+02亿元定向增发申请已获证监会核准,2-4年内将主要投入云计算研发(40亿元)、5G网络关键芯片及设备研发(28亿元)、ICT智能工厂建设(6543.8+068亿元)。未来中国企业网和云计算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供应商,有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空间,整体营收增速超过65,438+05%。

估价和投资建议

我们使用分部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其中,新华三未来三年将保持约15%的增速。预测公司2020-2022年整体营收分别为623.7亿元/724.0亿元/84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4.38+3亿元/24.9亿元/30.0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74元/0.87元/65.438+0.05元。

危险

股东减持;行业竞争加剧;5G推广未能达到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深;海外市场拓展不达预期;管理风险;冠状病毒肺炎-19疫情继续影响海外需求。

红宝利(002165):三大主业有亮点,PO整合龙头蓄势待发。

类别:公司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于晓波日期:2020-09-14

硬质泡沫聚醚:产品差异化常被忽视,公司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其主要竞争优势包括:(1)先进的单体聚醚技术和多种;(2)根据下游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积极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系统解决方案,如快速脱模技术。随着公司全球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的加强,公司的加工费模式在盈利能力上也有增长空间,毛利率有望继续提升。

异丙胺:公司依托全球领先的超临界施工技术、成本、规模和服务优势,与陶氏和巴斯夫竞争。近年来,公司异丙醇胺销量增长较快,主要是因为三异和改性异丙醇胺在水泥添加剂领域优势明显,正在逐步替代三乙醇胺。此外,公司还积极开发“一差二差”的新应用,进一步扩大异丙醇胺业务的综合竞争力。

PO+DCP:公司是全球除住友之外唯一成功工业化CHPPO工艺的企业。我们对公司CHPPO工艺的盈利能力持乐观态度。PO/SM的SM利润已经难以保证,而HPPO的盈利能力仍然很差,没有稳定的过氧化氢供应。从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公司的负荷推进也比较顺利。利用中间体苯甲醇生产DCP,不仅弥补了传统DCP工艺的不足,而且省去了部分苯甲醇氢解回收反应,节约了物耗和能耗。我们判断,该公司已经能够创造性地将废物从废物中分离出来,DCP项目的盈利能力可能超出预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0年净利润/21.51.2.42/274亿元,EPS 0.25/0.40/0.46元,对应PE现价23.0/14.3/65438。公司三大主业竞争优势显著,自有技术的R&D和转化能力匮乏。PO的生产使公司完成了产业链和利润量的跨越。首次覆盖,给予公司2021年18倍的PE,给予目标价7.2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聚醚和异丙醇胺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开工不及预期。

德湛健康(000813):拓展非带市场销售,重回高增长通道。

类别:公司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风华日期:2020-09-14

报告摘要:

嘉林药业品牌优势突出,专注于心脑血管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德展健康持有嘉林药业100%股权,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嘉林药业贡献。嘉林药业连续多年位居调节/降血脂药品市场国产药品领先地位,产品质量、品牌号召力、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均处于市场先进水平。公司主打产品“阿乐”扎根降血脂市场多年,产品质量高,用药人群稳定,品牌优势明显。公司在非批量采购市场扩大销售,业绩有望重回高增长通道。

到2020年上半年,德湛健康已完成对北京长江静脉70%股权的收购,正式进入消毒科技产品领域。长江主要以高科技创新消毒产品为主,销售给医院和零售商。其消毒产品覆盖全国7000多家医院,64.5%的三甲医院使用长江消毒产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医院、学校、铁路和民航对消毒剂的需求激增,疫情有利于其业务增长。

瞄准工业大麻产业链,增加抗肿瘤药物公司资本,全面布局大健康产业。2019年,德湛健康先后收购云南苏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与汉马集团合作成立公司,布局汉麻业务,增资北京东方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创新药物业务。完成收购汉萃(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7.0125%股权、汉体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65%股权、北京首辉制药有限公司51%股权,完成化妆品和多肽药物业务布局。德湛从单一的仿制药生产企业拓展到抗肿瘤抗癌痛、工业大麻快速消费品、心脑血管筛查、体检等创新药,从而实现业务重心转移,实现多元化发展转型。

投资建议:公司以“阿乐”产品为龙头,拓展非量采购市场,致力于利润增长。向大健康产业拓展,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预计2020-2022年公司EPS分别为0.21、0.27、0.32元。首次报道给出“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和政策风险、药品招标风险、生产成本上升和新业务风险。

重庆啤酒(600132):资产注入计划超预期,新重啤起航。

类别:公司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寇星日期:2020-09-14

活动概述

公司公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具体方案为:1)重庆嘉酿股权转让:48.58%重庆嘉酿股权对价为6.43亿元;2)重庆佳酿增资:重庆啤酒认购重啤拟注入(对价43.65亿元),嘉士伯咨询认购A包资产(对价53.76亿元)。完成后,重庆啤酒持有重庆嘉酿565,438+0.42%股权,嘉士伯咨询持有重庆嘉酿48.58%股权;3)重庆佳酿购买B包资产:

对价为654.38+0.794亿元,分两期支付。

分析和判断:

该方案最终落地时,重庆啤酒只需投入654.38+0.566亿元现金购买公司重大资产,增资合资公司最终方案仍为前期披露的三步走方案。最新方案明确了所有涉及资产的定价和各方所需出资额。其中,重庆佳酿48.58%的股权在注入资产前的股权价格为6.43亿元,嘉士伯拟体外注入的资产即A包和B包的总价为7654.38+0.7亿元,重庆啤酒拟注入的业务价格为43.65亿元。拟注入资产的估值水平在65.438+00.7-65.438+065.438+0.9倍PE之间。交易* * *需要支付现金24.38亿元。考虑到重庆佳酿的股权结构,重庆啤酒需要投入654.38+0.566亿元,嘉士伯咨询需要投入8.72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同时,嘉士伯将作为担保人,法国巴黎银行和渣打银行将向上市公司和重庆佳酿提供不超过654.38+0.35亿元的贷款,将大大减轻上市公司的投资压力,降低财务费用。

完善品牌和市场矩阵,扬帆西部之王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子公司重庆佳酿将整合嘉士伯在中国的优质资产和所有业务单元,上市公司重庆啤酒将体现嘉士伯在中国的经营和发展。整合后,将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品牌和市场矩阵,提升嘉士伯的整体管理效率。同时,品牌端包括嘉士伯、乐宝、K1664等众多国际高端/超高端品牌,以及乌苏、达利、浪漫月亮等其他本土强势品牌,实现全价产品覆盖和品牌优势互补。市场方面,在重庆、湖南、四川的基础上增加新疆、宁夏、云南、广东、华东,整合销售资源,扩大销售网络。

增厚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资产规模,增强其盈利能力,将明显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资产规模。2019年备考收入和销量将分别达到102亿和234万千升,吨价也将提升至4284.44元,业绩规模更大,产品结构更优化。准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6%至7.92亿;从利润率来看,2019年备考毛利率和扣非净利润率分别为50.9%和6.0%,分别高于上市公司+9.2%和-6.4%。虽然净利润率略有下降,但对外资产净利润增速远高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好于上市公司。预计注入后上市公司新增净利率将继续优化。资产注入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在嘉士伯“航海22”战略的指导下,在全新品牌和市场组合的推动下,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重啤在啤酒行业尤其是中高端啤酒领域的竞争力,从而提升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本提案

考虑资产注入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36.06亿/11.5亿/11.9.5亿,同比增长+0.7%/+206.4%/+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17/10.33/1187万元,同比增长-6.2%/+67.6%/+14.9%;EPS分别为1.27元/2.13元/2.45元,对应当前股价的估值分别为70/42/36倍。对于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警告

资产注入进程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出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涨。

保利地产(600048):你在千帆遇到一百个人,你会力求和谐,建立一个好的同行。

类别:公司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邹坤/汪鸿雁日期:2020-09-14

要点:

权益比修复和加强成本控制更重要,增长更强调“量”和“质”

(1)公司销售业绩:2019年,合同金额达到4618亿元,同比上升14.1%;签约面积31.23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2.9%。从2016到2019,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达到30%。截至2020H1年末,公司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约3446亿元,覆盖了过去一年房地产业务结算收入的1.54倍。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359.3亿元,归母净利润27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和47.9%。同期毛利率约35.0%,净利率达到15.9%。

(2)公司成长的“量”(a)拿地程度:2017年以来,公司加大力度拓展招拍挂综合利用、旧城改造、合作开发、并购整合等多元化土地,当年新增土地储备面积/销售面积达到202%。虽然2018和2019年增速有所回落,但绝对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20H1受疫情影响,公司在一季度土地市场遇冷时逆势拿地,二季度土地市场回暖后变得谨慎。拿地节奏放松导致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9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对应的扩张成本为820亿元,同比增长54%。(b)土储规模:截止2020H1年末,公司待开发面积为6727万平方米,对应的可售资源价值约为1.5万亿,可满足公司未来2-3年的发展需求。

(3)公司成长质量:(a)与a)2018和2019相比,地价分别下降2.1和5.1个百分点,盈利水平得到支撑;(b)短期内,随着合作项目的增加和结转期的延长,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加;(c)在c)2019和2020H1中,土壤和水库的利息率(按建筑面积计算)恢复到71.5%和73.0%,分别比2018高3.8和5.3个百分点。权益恢复有助于减轻小股东损益对归母净利润的负面拖累。综上所述,行业盈利能力有望进入下行阶段后,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在较好水平。

高效的管理,顺畅的融资,到位的激励,多元化的扩张,四维优势贯穿运营的全过程。凭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竞争优势,公司在行业上升期稳步增长,即使在行业增速放缓后也实现了稳定增长:

1.高效管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公司管理经验丰富,拥有“总部-区域-平台”三级管理模式,管控能力和开发效率较高。2019和2020H1(销售金额)的管理费率销售仅为2.36%和1.66%,管理红利持续释放;2.融资优势突出,杠杆水平有提升空间:公司依托央企背景和行业龙头双重作用,净负债率和融资成本处于行业较好水平。截至2020H1年末,公司净负债率约为72%,综合融资成本降至4.84%。3.多维度激励培训体系建设:公司形成以薪酬体系、股权激励、后续投资计划为主体的多层次激励机制,通过“与你一起成长”人力资源培训计划,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

4.主业多元化扩张、协同发展:公司业务“以房地产投资开发为核心,以综合服务和房地产金融为两翼”。在巩固主业的同时,保利地产成功赴港上市,赋能协同发展。

资本提案

公司坚持“中心城市+城市群”战略,土储资源丰富,布局合理。在央企背景和行业龙头的双重作用下,净负债率和融资成本处于行业较好水平。在行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公司2018和2019年实现了销售和业绩的稳定增长。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公司积极逆势拿地,股权比例逐步恢复,未来规模提升可期。在巩固主业的同时,“两翼”业务取得长足发展,保利地产成功上市,为协同发展赋能。按NAV估算(2019年末主营项目),公司RNAV约为20.6元,较当前股价低20%。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2.67、3.17、3.6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2、5.2、4.5倍。对于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警告

销售不达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收紧,融资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新项目股权比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