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权转让的条件是什么?

1.企业债权转让的条件是什么?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全部或部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全部债权转让时,受让人代替原债权人成为合同关系中的新债权人,原债权人脱离合同关系;在部分让与的情况下,受让人作为第三人,将参与原合同关系,与原债权人共同享有债权。那么公司债权转让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债权转让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有效:(1)必须有有效的债权。债权转让必须有有效的合同。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根本前提。将无效的债权转让给他人,或者将已消灭的债权转让给他人,是不能转让的标的。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二)债权转让人和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转让达成协议。债权人和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转让达成协议。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如果债权转让主体不合适,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无效。因此,债权转让以有效的债权转让协议为条件。(3)被转让的债权必须是可以转让的。被转让的债权必须是可以转让的。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四种合同权利是不能让与的:第一种是按债权性质不可让与的,包括基于人身信托关系的债权和特定身份关系继承的债权;第二类是属于从权利的债权,根据主权利的转让而转让。如果把从属权利和主权利分开分类转让,本质上是不允许的;第三类是根据合同当事人的约定不能转让的债权;第四类是法律规定不能转让的债权。由于债权的特殊性,法律规定债权不能转让。(4)必须有转让通知。没有通知,转让对债务人无效。二、公司债权转让的效力如何?债权转让在民法典中更为重要。公司债权转让以民法典为基础,但比普通民事关系复杂。公司债权转让的效果如何?基于《民法典》的规定,并参照《公司法》的具体规定,下面将详细介绍:(1)公司债权转让的内部效力。内部效力是指债权转让在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发生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为:1。债权从转让方转移到受让方。如果是整体转让,受让人作为新的债权人成为权利主体;转让人将脱离原来的合同关系,被受让人取代。如果是部分权利转让,受让方加入合同关系,成为债权人。2.转让合同权利时,抵押权、利息债权、首付款债权、违约金债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从属于主债权的从权利也随主权利的转让而转让,但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本人的除外。3.转让方应保证所转让的权利有效存在,不存在权利瑕疵。实践中,为解决不良资产寿命短、余额巨大的矛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率先以债权转让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但前提是要保证公司债权资产的权利没有瑕疵。(2)公司债权转让的对外效力。外部效力是指合同权利的转让对债务人产生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为:1,债务人不能再向转让人即原债权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仍对原债权人履行债务,不构成合同履行,给受让人造成损害的,债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原债权人接受履行的事实构成不当得利,受让人和债务人都可以请求返还。2.债务人对受让人即新债权人负有履行义务。3.债务人收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可以向受让人主张转让人的抗辩。在剥离不良贷款的实践中,债权转让协议一经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即在受让方和原债权银行之间生效。虽然协议是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各地的办事处签订的,但不良贷款大多分布在商业银行的二级分行。这种债权转让涉及银行与其分支机构法人关系的确定。鉴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一般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财产能力,这一转让程序需要明确的是,企业债权转让应当经企业双方同意,并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法转让。一方转让企业债权时,应当说明企业当期盈利情况或者负债情况,并向公司全体股东和职工公示。只有在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才可以转让合法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