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有公司改制后的公司治理结构运作?
众所周知,中国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完善,几乎没有正常的运作。一方面,国有公司改制后,国有控股公司成为翻牌公司,公司也有行政级别,干部由上级任命。这种公司治理结构变成了干部岗位和中高层领导岗位。大家对那些发职位、官帽子的人负责,并没有真正为企业尽到了责任。翻牌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荒谬而无效。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完全重组,成为一流的公司。这时候治理结构就变成了家族企业或者民营企业。虽然有董事会、监事会、工会、独立董事等名称。,基本上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都是摆设和傀儡,可以随意调动和改变。所以中国的股份制改革普遍失败,基本没有特别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股东都是投机者,从来不关注企业的发展和盈利,国有股代表被收买,对私募百依百顺或漠不关心。私人股东占主导地位,小股东权益根本无法维护,关联交易盛行,太乱了。原因是什么?税太重了。中国的股份制企业没有人愿意交税,不管赚多少钱,都是略有亏损或者略有盈余。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遵守的潜规则。也是小股东不敢分红的原因。企业不分红,所有利润都是做假账得来的,所以财务管理负责人说了算。大股东欺负小股东,监事会视而不见。大家都觉得逃税是第一位的,分红不分红无所谓。为了分红向国家缴纳巨额税款,并不划算。这样的治理结构有什么用?简直没用。所以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减税。你应该与州政府讨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