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和对待期货场外市场

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首先,期货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匹配。近年来,随着期货产品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我国期货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成熟的市场相比,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仍然相对落后。比如,期货市场的产业客户参与面不广,很多企业没有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是衍生品市场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目前场内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不完全匹配,规范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将有利于市场价格指导体系和价格对冲体系的完善。

二是有利于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场外市场的蓬勃发展通常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市场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急剧增加,场内衍生品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二是场外交易法律监管环境宽松,交易方式灵活,成本低。目前,我国期货品种不完善,市场主体参与不充分,投资者结构失衡也制约了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可以拓展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是场外市场空白被非法机构占据,部分地区地方交易平台缺乏有效监管,对整体市场造成负面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一些地方交易平台与三板市场原则背道而驰,成为投机聚集地,不利于价格引导和风险管理,也对我国整体市场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解决期货市场小行业大市场的困境。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创新高,而全国期货公司净利润总额同期却没有有效增长,甚至不升反降。期货公司创新业务陆续开通,但业务结构依然单一。场外市场是对衍生市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可以与国内现有的期货和证券市场形成良好的互动和配合。加快发展多层次期货市场,有助于解决期货市场小行业大市场的困境。

第五,建设阳光场外市场,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在中国的衍生品市场,有严格的控制,但监管仍然不足。建立一个阳光场外市场可以补充期货交易所市场。

如何发展多层次期货市场

根据产品形式,金融衍生品可分为远期、期货、掉期、期权等类型。根据交易场所的不同,这些衍生品可以分为场外交易市场(ETD)和场外交易市场(OTC)。

OTC市场有四种主要的市场组织形式可供选择:

首先,有一个交换。对于一些场外衍生品,可以借鉴股票市场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做法,在现有交易所下设立一个板,独立运作,独立编码,独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