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在湖北、湖南、贵州和四川,端午节分为大端午节和小端午节。小龙的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十五。还有,在屈原的家乡秭归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头尾阳”,五月十五是“大尾阳”,五月二十五是“尾尾阳”。
五月初五,人们开始包粽子,煮鸡蛋,吃大蒜,喝雄黄酒。他们还收集了艾蒿和菖蒲,用红纸条捆成捆,挂在门前。
农历五月十五,各家各户准备山珍海味带女儿女婿回家分享,俗称“过端午节”。在此期间,亮点包括划龙舟,扔粽子和举行诗歌晚会。这种热闹的节日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二十五,也就是“端阳节”,持续了20天。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隆重庆祝的节日,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它:
1,龙舟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对圣人屈原之死恋恋不舍,许多人划船追赶救人。他们争先恐后地互相追赶,到了洞庭湖就不见了。之后,我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它。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了屈原的尸体。
2.端午节吃粽子:
每年五月初,中国家家户户都要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多。从馅的角度来说,北方有很多小枣的北京枣子饺子;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3、裴香包:
孩子们在端午节戴香囊,据说有避邪驱除瘟疫的意思。其实是用来装饰内头的。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再用五色丝线系成一绳,做成一串形状各异,各种精致可爱。
4、挂菖蒲:
端午节,家家扫院,眉心插菖蒲、艾条,挂在堂上。菖蒲、艾叶、刘桦、大蒜、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环和装饰品,美丽芬芳,妇女们竞相佩戴以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