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66家上市公司被警告存在退市风险。哪些公司上市?
知名《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截至今年5月5日,根据退市新规,已有94家公司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或继续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多是因为触动?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审计意见等标准。比如大支科技、德信交通等其中,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低于6543.8亿元的公司多达35家。有22家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业内人士指出,合并财务指标意在精准打击?花哨的外壳保护?的行为。净利润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较低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市公司通过外部输血、出售资产等盈余管理手段规避退市的问题。这意味着,长期以来主业空心化,继续依靠政府补贴或出售资产保壳的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
被警示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的条件为:①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以最近两年年报披露的当年经审计净利润为准)。
(二)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在规定期限内未改正,公司股票已停牌2个月。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公司主动更正或者被中国证监会责令对以前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两年连续亏损。
③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公司主动更正或者被中国证监会责令对以前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两年连续亏损。
④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公司股票停牌2个月。
⑤自股票恢复上市交易日起至其恢复上市后第一份年度报告披露日止的期间。?
完善退市制度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强制退市标准。优化现有的财务指标和交易指标,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目前,科技创新板在退市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市值指标引入交易指标,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市值。二是继续推进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只有降低壳资源的稀缺性,才能降低企业保壳的动力,促使经营不善的企业主动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