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水务背景

最初的尝试只专注于简单的贷款和项目融资,不涉及产权。此后,由于中央政府禁止城市政府参与担保等直接融资,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外资开始以合作经营、保证固定回报的方式投资城市自来水厂项目。这一轮尝试虽然明确规定了对外投资的回报,但仍然没有触及企业的产权;同时,当时的政策将外资排除在城市管网投资之外。

20世纪90年代末,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涌现出大量BOT(建设-运营-移交)项目。BOT,针对单个新建项目(主要是水厂项目),放开一定期限的有限产权进行项目融资,但并没有改变城市水业原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公用事业真正的市场化始于2002年。2002年6月5日至2月,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提出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这意味着,决策层终于为外资进入公用事业股权投资领域开了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