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自行车共享押金为什么不能退?

ofo自行车共享押金为什么不能退?

为什么ofo的自行车共享押金不能退?现在,ofo快不行了。除了不时被列为被执行人,存款也是其进入公众视野的一大原因。为什么共享单车押金不能退?

ofo自行车共享押金为什么不能退?1近日,ofo商城推出拉好友帮助退押金功能。页面显示,该功能包括“邀请好友帮你退押金”、“奖励好友下单”、“充值退押金”等功能。

退还押金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Ofo“花样百出”,“百般阻挠”。

拉朋友退押金的“神”操作,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你,

这种情况引起了网友的嘲讽。

几年前,自行车共享领域的“颜色战”正在肆虐,许多自行车共享制造商大力推出优惠活动来抢占市场份额,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支付押金和充电。

其中,ofo是无桩自行车共享平台,在全球21个国家的250多个城市提供服务。其中,海外城市超过50个,投入运营的自行车共享汽车超过65438+万辆,为海外用户提供超过10万次骑行服务。

Ofo使用前需要支付押金,金额一般为99元。同时,ofo在2018被曝出企业资金问题,多人排队退押金。有人排到了几千万,很多人没有拿到应得的退款。

2065438+2009年2月21日,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银行存款及相应财产共计8082.75万元。2021年6月,ofo共享单车关联公司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13416156元,但ofo无执行财产。

2021年7月,ofo共享单车因“未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向承租人返还押金,经约谈拒不改正”,被北京市交委罚款5万元。因ofo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缴纳罚款义务,北京市交通委申请对ofo公司强制执行。统计显示,目前线上排队退押金的用户超过16万。

根据交通运输部2019发布的《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自行车租赁运营公司原则上不收取用户押金,押金归用户所有,运营公司不得挪用。运营企业应当及时退还用户押金,不得拒绝或者拖延退还,不得设置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和技术门槛。针对可能出现的集中退款、逾期退款期等特殊情况,运营企业应建立用户押金退款应急保障机制,必要时由运营企业垫付资金退还用户押金。用户的专用存款账户不能提取现金。

自2018以来,ofo公司多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工商信息显示,ofo共享单车被法院立案为被执行人涉及的执行总金额达52245696元;作为“被告/被上诉人”涉及的法律诉讼金额超过2.8亿元,案由包括道路运输纠纷、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等。最终涉及ofo的案件(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决定终止执行程序的案件),总金额为5.9亿元。

据天眼查App显示,9月27日,ofo的关联公司东夏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再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案号为(2021)京0108芝2735,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其背信行为的具体情形为“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违反财产报告。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3条,总金额5224万元。

单车共享的业务退出后,ofo开始用各种营销手段盘活用户等待退还押金的资产,企图继续变现。如今的ofo共享单车客户端更像是一个返利网站,有退押金功能入口。在其最初的4.0版本中,“扫码乘车”的功能与“查押金”、“JD。COM专区”、“9.9特惠”、“卢晓商城”、“唯品会专区”,并一度推出“我要借钱”功能引流多家第三方分期网贷平台。目前“扫码买车”和“我要借钱”的功能

“购物返现”已经成为ofo客户端的主要功能。页面显示,当用户同意将ofo押金转换为退款余额时,可以使用购物返现功能,用户通过ofo退款平台跳转到第三方平台购物后,才能提取退款余额。根据兑换规则,“一旦您确认将ofo平台的押金转入ofo进行退钱兑换,则视为您放弃了对押金的请求,ofo平台不再有返还您骑行押金的义务;而且存款一旦转换,是不可撤销的。”换句话说,一旦约定,用户需要大量购物才能获得平台应该返还的押金。

为什么ofo单车共享的押金不能退?近日,ofo商城推出帮朋友退押金的宣传活动,引发网友热议。页面显示,该功能包括“邀请好友帮你退押金”、“奖励好友下单”、“10元专项充值退押金”等功能。有网友调侃称,退还押金原本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ofo却“花样百出”,“百般阻挠”。

讨论已久的自行车共享再次引起关注。它所欠的债务还没有还清,但它正试图让用户再次付费。这次用户会相信吗?

邀请朋友退押金?网友愤怒了。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报道,近日,ofo商城推出拉好友帮助退押金功能。网友发现,除了“邀请好友帮你退押金”,还有好友点赞打赏、充值退款等功能。

据悉,“抽好友帮你退押金”活动显示,邀请好友越多,押金退得越快,上不封顶。“朋友下单奖励”显示,如果单独有奖,最高奖励为购物金额的40%。“10元专项充值”显示,如果充值成功,将立即退还2.5元押金。

这次行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按时返还押金本来就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次ofo增加了邀请好友、充值等条件,引起用户不满。

对此,网友们纷纷开始吐槽。甚至有网友直言“我不要脸”“算了,还是坑朋友吧。”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目前仍有超过16万用户在ofo在线排队等待退还押金。

今年7月,北京市交通委、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案件裁判文书公开。其中,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ofo共享单车的关联公司。

经审理显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自2019年底起停止退还ofo平台承租人申请的押金。经责令改正,未在规定期限内及时退还承租人押金,罚款5万元。因ofo公司未履行缴纳罚款义务,北京市交通委申请对ofo公司强制执行。

然而,早在今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通过法院财产调查系统,对被执行人东夏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银行存款、车辆、房产、有价证券等进行了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

据天眼查App显示,9月27日,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再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案号为(2021)京0108芝22735,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其背信行为的具体情形为“有履行能力但拒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3条,总金额5224万元。

花式吸引用户,招揽客户返现。

记者查看ofo网站显示,所有信息都停在了2018,最近两年的发展动态也很少更新。

当你打开ofo的。App,单车共享“无处可寻”,变成了有押金退还功能入口的返利网站。

打开App首页,进入返利商城。你可以看到销售的商品包括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美容护肤等。

除了首页商城,App底部还有三个标签页:“赚钱”、“领钱”、“我的”。点击“赚钱”标签,是“邀请好友一起拿现金,一起分享平台补贴”的大海报。

事实上,早在2019,ofo就开始试水商城业务,也推出了“购物返现”、“押金兑换商城金币”、“押金转为P2P资产”等措施,但并未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

为什么ofo单车共享的押金不能退?3现在,ofo已经不行了。除了不时被列为被执行人,存款也是其进入公众视野的一大原因。众所周知,ofo押金难退,让用户感觉很累,不被爱。最近它推出新政策,让急于退押金的用户重燃希望,其实也是套路。

原来,ofo商城推出了拉好友帮忙退押金的功能。网友发现,除了“邀请好友帮你退押金”,还有好友点赞打赏、充值退款等功能。ofo强调“朋友越多,退款越快”。此外,还推出了好友下单、“充值10元,立即提现2.5元”等奖励任务。

对此,有网友吐槽,“棺材里伸手——死要钱。”换句话说,退押金本来是用户合法正当的权利,但ofo却花样百出,百般阻挠,吃相很难看。激起公愤后,ofo迅速下线相关页面。在这样的大惊小怪之后,用户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很快从重燃希望再次变成失望。

2018年底,ofo被曝押金难退,迅速演变成跑路危机。成千上万的用户申请退还押金。但对于资金链较高的ofo来说,很难一次性满足所有用户的退押金需求,只能让少数用户按顺序退押金。或许是为了打消外界的疑虑,ofo创始人戴威承诺,对ofo的每一个用户,欠下的每一分钱负责。

1年半过去了,也就是2020年6月,仍有超过10万用户在排队退押金。有网友算了一笔账。2020年2月27日至5月11,共74天,ofo向6183人退押金,平均每天84人退,每年30660人退。还有近11万人在等退款。如果按现在的退费率算,最后一个要等400多年,前提是ofo有钱退,不能破产。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ofo无力退还大部分用户押金的根本原因在于缺钱,既无法融入资本,也无法实现自我造血。当然,ofo也不是完全平坦的。为了让更多用户收到押金,它还是想出了一些办法,比如转型成购物返利App,但被用户质疑套路满满。

其实用户的需求很简单。希望ofo能大方退还99元或者199元的押金,不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把戏。但是,到2021年底的时候,ofo押金依然处于尴尬的状态。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等待押金退还的ofo用户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戴威对“责任”的强调只是说说而已。

一个重要原因是ofo无财产可执行,这不仅给合作伙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让654.38+00多万用户押金难退,只能吃哑巴亏。显然,ofo混到今天这个人神共愤的领域,戴威难辞其咎。在ofo任职期间,他犯了很多错误,其中2017年底的两个错误最为致命:

一是与最大融资方滴滴的关系发生变化,二是ofo错过了与最大对手摩拜单车合并的唯一机会。一位ofo投资人回忆,当时几乎所有股东都支持合并,只有戴威不同意。这位年轻的企业家估计,他的权力在未来可能会被削弱,这是他无法接受的。这让股东感到不满,抱怨道,“他把自己的权益凌驾于所有投资者的权益之上。”

对于ofo投资人的集体呼吁和良心建议,戴威完全不为所动。“非常感谢资本,帮助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资本也要理解企业家的理想和决心。”他的表态不仅让ofo创始团队与投资人围绕公司战略方向的分歧上了台面,也让ofo投资人对双方的合并不再抱有希望,甚至彻底放弃。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摩拜单车成功落地,活了下来。无力自救的ofo只能等死。曾经预计滴滴会变现,现在滴滴不愿意接手,因为ofo价值不大,债务缠身。现在的ofo勉强活着,一点希望都没有。很多人甚至误以为它倒闭了。

短短三年时间,ofo经历了从风光无限到跌入深渊的跌宕起伏,令人唏嘘。目前共享出行(包括自行车共享和共享摩托车)的故事还在继续,但属于ofo的那一页早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