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资质”到破产,长江汽车的“金饭碗”被打破的遍地都是。

11这个月,已经有几家新造车公司公布了1不断攀升的销量数据。其中,蔚来汽车宣布一个月来首次突破5000辆产销大关,而威马、小鹏、理想10的销量加起来也超过了3000辆。

然而,与这些新车企不断攀升的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长江汽车宣布破产。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已被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法院将于6月26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165438。

李嘉诚的“天选之子”?

说到长江汽车,可能很多消费者都不熟悉,也没听说过它的辉煌历史。

长江汽车,原名杭州客车厂,创建于1954。起初是杭州乃至全国客车的骨干生产企业,90年代中后期逐渐衰落。

直到2013,长江汽车遇到了“贵人”五龙电动车。投资565438+亿元,建设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电控等五大先进技术生产设施。工厂总占地面积1150亩。五龙将“杭州客车厂”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并将其打造成其核心的车辆制造工厂。

长江汽车就是那时和李嘉诚联系在一起的。2010年,有远见的李嘉诚开始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五龙电动车的大股东,间接成为长江汽车的投资方。

有了五龙的重金投入和李嘉诚“天选之子”的一点名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长江汽车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2016年4月,长江汽车发布电动车品牌“长江EV”。随后,国家发改委发文,长江汽车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批文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次年2月(65438+),工信部公示第302批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长江汽车位列其中。至此,长江汽车正式成为继BAIC新能源之后第二家拥有“双资质”的新能源造车企业。

一时间,长江汽车成为新能源科技行业的领跑者,规模加速扩大。先后在贵州、深圳、成都设立分支机构,吸引了大量政府投资。

捧不住“金饭碗”

踏上“人生巅峰”后,已经拥有一切的长江汽车本该腾飞,但可惜“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由于造车经验不足等诸多原因,长江EV一直未能实现量产和销售,更谈不上交付利润,之后进军乘用车市场也无果而终。随后,长城汽车逐渐进入“沉默”期。

直到2018年,长江汽车才高调亮相北京车展,推出3款乘用车和6款商用车,希望借此大赚一笔。但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兴未艾,市场上出现了上百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新能源补贴开始下降,纯电动汽车市场进入洗牌期。没有竞争力的长江汽车开始出现资金困难,车展上公布的概念跑车也一拖再拖。

2019年,手握资质和工厂的长江汽车再次改变方向,开始为另一家新造车公司代工,但零跑本身销量并不大,所以最终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长江汽车发展下滑后,逐渐暴露出停工、拖欠工资等一系列事件。资料显示,今年3月以来,长江汽车共65次被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标底总价超过2.35亿元。

与此同时,作为长江汽车的大股东,五龙也陷入了破产和内部管理层斗争的漩涡。在此之前,五龙股价连连下跌,李嘉诚也慢慢退出了五龙电动车的公司股东名单。最终,五龙于今年7月2日在港交所停牌,市值仅4.76亿港元。

五龙自身的问题,对于缺乏“造血功能”的长江汽车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结局只有被淘汰。

事实上,手握珍贵的资质证书,顺应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赶上了“早市”,但最终却以破产告终,长江汽车并不是第一家。当时拥有“双资质”的汽车企业不少,包括杜云新能源、江铃新能源、郅都、长江汽车、未来汽车、何忠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国能汽车等目前在销售市场上成绩突出的很少,大部分都是退市。

这说明资格证这个“铁饭碗”早已褪色,那些占用资源却没有生产出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加速被淘汰。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