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味镇的经济

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06.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50.5万元,占总收入的51%;畜牧业收入488.33万元,占总收入的18%(其中生猪出栏8459头,肉牛180头,肉羊391只,商品鸡44774只);渔业收入22.44万元,占总收入的0.8%;林业收入269.88万元,占总收入的10%;二、三产业收入399.72万元,占总收入的15%;劳务经济收入为1123000元,占总收入的4%。农民人均纯收入132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为主。2006年种植水稻5000亩,产量1.724吨。种植玉米12159亩,产量2278吨;种植马铃薯2100亩,产量224吨,种植豆类2160亩,产量205.1吨,种植经济作物10889.1亩,产量3152.9吨。粮食总产量为5080吨。凤味镇拥有丰富的水电、矿产和热区资源,主要有锌、铁、铜、石膏等矿产资源。

该镇已有洪钧、海山、大星、振兴四家矿业公司入驻凤味开采矿藏,华汇公司入驻凤味进行水电开发。洪钧公司在芦子园完成投资1.1亿元,建设选矿厂。第一条生产线年产值1.8亿元,第二条生产线在建,可纳税2000万元。振兴公司完成投资4800万元,投资经营铁矿石选矿,年产铁矿石15万吨,年产值1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大星公司风险勘探投资近10万元。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644个,从业人员1041人,固定资产值693万元,总收入1271万元,利税总额249万元,完成税金63万元,利润1.86亿元。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385万元,比2009年末的521.5万元增加1.7万元,增长22.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0.31.88万元,比2009年末的0.2768万元增长65.438+05.2% 420元;粮食总产量达到5409吨,比2009年底的5322吨增加87吨,人均粮食396公斤。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抓住抗旱保人饮水机遇,实施安全饮水工程9项,解决420户1.34万人、2768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实施凤味城区段2公里清淤工程,确保防洪安全,投资21.00万元;修复凤味村傣族村、仁和村前九寨村4.5km水利沟渠,保证灌区生产用水,投资11万元;凤味至仁和13.5公里通道工程通过市级验收,已投入使用,投资146万元;芦子园1-4组、蚂蝗沟1-2组、柏叶树坪张等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冯明线凤味段、奉坂公路建设进展艰难。大柏树新型农业综合补贴动态调节基金项目投资50万元、凤味小罗水巴塘修复项目投资8万元、凤味郭家寨大沟修复项目投资40万元、大柏树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365438+万元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完成凤味供水管网修复和小水井村热水河区域开发。

新家园行动计划成效显著。以“和谐平安宜居家园”为主题,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面开展以“旧城、旧村、旧房、旧校舍”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新家园行动计划。首先是旧城改造。完成了韩子山庄至移民村的旧城改造、5公里道路改造、800米主街油路建设及下水道安装,投资350万元。二是旧村旧房改造。完成7个重点村350户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建立501户2254人的档案卡;完成新家园行动计划350户旧房拆迁改造(其中一楼111户,二楼239户,新家园建设资金427.5万元,贷款275万元55户),优先支持住房改造率70%以上的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七个现代化”。完成63个自然村现状实地调查。三是旧校舍改造。改造校舍45600平方米。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围绕市委提出的“三个一百”战略任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积极协调和服务县委、县政府引进的洪钧、海山、振兴、大星、华汇5家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镇党委、镇政府分析自身资源优势,于2010年引进7家企业在镇上加大投资办厂,投资106万元,任务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