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半导体人才跳槽,中国企业会被视为汉奸而无怨无悔?

13年9月,东芝再次宣布将与两个多月前选定的优先谈判伙伴日本、美国和韩国“加速谈判”。备受关注的出售谈判背后,危机正悄然逼近。其他竞争公司增加了生产设备,东芝的技术人员不断流失。不仅是韩国和美国,正在培育半导体产业的中国也在行动。

15年9月,东芝半导体存储器业务仍未确定买家。其他竞争对手都来东芝挖人了。早春,正式开始销售谈判的时候,晚上,四国工厂的南门会出现一些人影。他们是猎头公司的员工。南门离研发中心最近。猎头来这里是为了挖走能提高半导体生产良率的技术人员,被称为“工艺工程师”。

在半导体领域,有时候一个想法可以大大提高良品率和产品性能,所以优秀技术人员的争夺战很激烈。技术人员的主要“买家”以前是韩国人,现在是中国。

中国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仓储公司正利用政府资金在湖北省武汉市建设投资超过2万亿日元的大型仓储工厂。紫光集团在美国硅谷建立了研发基地,正在挖掘半导体厂商的技术人才。还讨论在日本建立设计开发基地,积极争取日本技术人才。被日企“论资排辈”收入制度束缚的东芝技术人员,被紫光视为“廉价优秀人才”。

日本大型电机公司纷纷放弃半导体业务,尔必达存储器破产,瑞萨电子大量裁员...如果只看日本,半导体产业如夕阳。但放眼全球,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半导体是高增长率的潜力产业。

因此,不少半导体技术人员转到了拥有雄厚R&D资金的海外大企业。一位在中国某半导体厂商工作了5年多的前NEC技术人员表示,“我可以在这里继续之前的研究。即使以前的同事认为我是汉奸,我也不后悔。”

报道称,虽然很难看到政府的统计数据,但日本经济产业省担心的技术外流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出售东芝存储器业务的过程中,将“阻止技术外流”视为金科玉律,这只是一句空话。听听东芝四天工厂的第一线,你会听到“滨松町(东芝总部)什么都不知道”的声音。

报道称,如果继续这样轻视一线,就会被给予优厚待遇的竞争对手抢走优秀的技术人才。半导体行业有效招聘率三年从0.5倍增长到1.5倍。日本人才中介机构Recruit Career表示,随着日本国内企业裁员接近尾声,今后招聘将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