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鱼有什么危害?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法律法规禁止电捕鱼的国家。早在1964,我国有关部门就发现了电捕鱼的危害,并起草了草案:禁止滥用电力捕鱼。2004年,我国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进一步禁止电鱼的修订:
其中第三十条规定,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第三十八条规定,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方法破坏渔业资源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电鱼同样是钓鱼,为什么会违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电鱼破坏力太大,通常不可逆。
01“抓全”法
鱼类资源是有限的,但人们的诉求是无限的。如何找到平衡?答案是抓大的,留小的,这是在不影响渔业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但是,电鱼就不一样了,就像“无家可归网”一样。只要往水里放两个电极,它就会乱攻击,而且往往鱼越小,对电的抵抗力越小,也是触电。有些稍微大一点的鱼还能活,小鱼会直接被电死。
这种“一网打尽”的捕鱼方式显然会加剧水中鱼类资源的枯竭。那时候大家都会无鱼可捕,甚至无鱼可捕。
02《杀戮》
很多人觉得电鱼就是简单的把水里的鱼拿走,其实这只是表面的。电鱼不仅会让该地区的鱼“灭绝”,还会电死所有的鱼卵。这才是真正的杀招,不仅小鱼没了,连能孵化的蛋都电死了。
其次,电鱼会电死水中的虾、蟹、水生昆虫、水生植物,被称为“全杀”,也就是说,电鱼会杀死区域内的大部分生物,使这种水成为“死水”,其危害不亚于毒鱼。在电渔民经常出没的水域,即使补偿性投放一些鱼苗,由于水中的浮游生物、鱼虾几乎完全没有了,存活的难度极大。
破坏水的自净能力
在自然界中,水体具有自净能力。所谓自净能力,是指它们对一些被污染的水体具有自净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依靠生物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净化。
生物净化主要依靠水中的微生物来降解水中的一些污染,但是电鱼对微生物的影响也是毁灭性的,会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最后水体开始变得溶解氧低,发黑发臭。
尤其是当下,人类对水本身的污染越来越大。如果让电鱼再横行,水的自净能力再下降,水污染会越来越严重,我们人类的生存也离不开水。庄稼需要干净的水来灌溉,我们也需要干净的水来饮用。同时,地球上的水互通性非常强。
所以,电鱼对水质的伤害,其实关乎每个人。毕竟污染水种的庄稼还是人吃的,污染水净化后也不可能完全无害。
04对人的伤害
电鱼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因为电鱼要想高效,电压必须高。人在水中操作,水是导体。虽然人们穿着防水的衣服,但是水底的情况很复杂。一旦衣服不小心被一些玻璃碎片划伤,一接通电源,人就会像鱼一样麻痹,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早在2065438+2008年2月,广西一男子因为偷了一条电鱼,意外触电身亡。虽然该男子有人身意外险,但当其家人向保险公司寻求赔偿时,保险公司却以从事违法活动为由拒绝赔付。
摘要
鱼类是人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如今鱼类资源越来越少。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我国颁布了10年的长江禁渔令,就是为了给鱼类休养生息和水生态修复的时间。
而电鱼恰恰与这种理念背道而驰,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如果遇到非法电鱼,不用管它,直接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