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投资探索述评
一、创业期:80年代中期至1996。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外国矿业公司和初级勘探公司开始注意在中国投资矿产勘探,并进行了一些勘探,首先是在中国西部进行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风险勘探。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矿业公司之一,必和必拓与原冶金工业部西南冶金地质勘查局从1987开始合作。经过4年的评估和谈判,经中央有关部委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家规范化的非法人合作固体矿产勘查企业——四川康电公司,投资420万澳元,在四川会理东部开展层控铅锌矿勘查工作。
与此同时,初级矿产勘查公司也开始注意在中国投资矿产勘查。加拿大银河公司率先在新疆哈密进行金矿风险勘探。明科金属公司、太平矿业公司、通用矿业公司、西南资源公司等公司主要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内蒙、河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开展以金矿为主的矿产勘查,并建立了华嘉、黑龙、安娜美等一批合资、合作勘查企业。
受国际金价周期性变化的影响,1994 ~ 1996年形成了国外在华矿产勘查的第一次高潮。在初创时期,大型矿业公司在矿产勘探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大约有50 ~ 60家外国矿产勘探公司在中国寻找投资机会。
二、衰退期:1997 ~ 1999。
由于国际金价周期性下跌,发生了印尼“布桑金矿”黄金勘探诈骗案。1997三月底以来,国际勘查市场风云突变,急剧萎缩,矿产风险勘查融资变得非常困难。很多一级勘探公司第一次资金告罄,不可持续。此外,山东大营各庄金矿合资勘探纠纷和山西堡子湾金矿合资协议一波三折,使得国外大型矿业公司和初级勘探公司如退潮般撤离中国。矿产勘查市场是全球性的,现阶段我国地勘单位也处于最困难的时期。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大型矿业公司都调整了勘探战略。大幅压缩公司矿产勘查预算和勘查部门,一般不再进行基层勘查找矿。在中国进行风险勘探10年的必和必拓公司勘探部也于1999年退出中国和四川金康金矿,全部返还给中方合作伙伴。
三。相持期:2000年至2003年上半年。
现阶段,仍有少数外国公司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看好中国的找矿潜力。他们认为,中国矿产勘查对外开放的条件将不断改善,他们坚信在中国投资矿产勘查是有前途和回报的。相持时期,我们会谨慎使用少量的勘查资金,继续开展小规模的勘查活动,积累信息和经验,保持与合作伙伴的业务联系,坚持勘查周期的“严冬”,等待下一个矿产勘查投资“春天”的到来。西南资源公司、太平矿业公司、明科矿业公司、通用矿业公司、澳华黄金公司等一级勘探公司位列其中。大型矿业公司,如英美矿业、利托、巴里克等。,保留他们在中国的勘探办公室和少量勘探人员,继续关注中国的矿产勘探市场,与潜在的中国合作伙伴保持联系,寻找可以投资的项目。相持时期,国内地勘单位难以获得勘查项目,勘查投入和钻探工作量降至历史最低点,大量探矿权被放弃。
四、复苏繁荣期:2003年下半年至今。
2003年初,黄金价格开始上涨,从320美元/盎司到400美元/盎司左右,到2005年年中的480美元/盎司,到2006年的600美元/盎司以上,达到25年来的最高水平。由于黄金价格的上涨,黄金勘探融资变得更加活跃。黄金勘查是固体矿产勘查的风向标,矿产勘查市场进入新的繁荣周期(见图1-2)。再加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对矿产品的巨大需求,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国外矿业公司和原生矿产勘查公司再次大量进入中国,势头超过1994 ~ 1995,中国对外投资勘查进入恢复期和繁荣期。
到2005年,全球矿产勘查预算总投资约为51亿美元。2006年,矿产勘探投资超过1997年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达到75亿美元,预计2007年将进一步增加。2006年,中国矿产勘查投资达到66亿元。全球采矿和矿产勘探的市场因素使外国投资勘探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