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股是什么?
庄股特色
特征一:股价暴涨暴跌。
这种现象容易发生在庄家操纵的股价上,因为在市场环境相对宽松的条件下,做生意的基本流程是先拼命推高股价,或者与上市公司联系,通过股票交割的方式制造股价偏低的假象;在获得足够空间后开始出货,利用投资者反弹或除权的机会不断抛出,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因此,股价的长期下跌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情况也与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不完善有关。庄家客观上不可能靠现金分红来获取收益和降低风险,在二级市场赚取差价成为唯一选择。
特点二:成交量有大有小。
银行家无论是开仓还是出货,都需要在成交量上相互配合。有的庄家会采取底部加仓的方式,在庄股派发时,制造成交量突破的假象,吸引跟风者介入,达到出货的目的。此外,庄家还经常通过敲、反转的方式转移筹码或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导致交易量剧增,这些行为显然已经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同时,由于庄股的筹码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其每日成交量会极度萎缩,从而大大降低了股票的流动性。
特征三:异常交易行为。
庄股份走势中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况。股价莫名其妙的低了或者高了,尾盘时收盘价就抬高了,或者偶尔有大的买卖单。人为抛售的迹象非常明显。盘中走势也有强势单边上涨,突然大幅下跌,剧烈波动。这种现象在市场末期尤为明显,说明经销商的控制程度已经很高了。
特点四:经营业绩波动较大。
多数庄股份的市场表现与公司基本面密切相关。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公司业绩会得到显著提升。看起来股价的上涨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反映,颇令人费解。比如银广夏股价的连续翻番就是业绩的翻番,公司业绩是否因非正常因素而非正常改善或恶化,都属于非正常现象,会损害股东利益。同时,很多庄股份股价下跌到一定阶段后,业绩马上下滑,这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数据非常值得怀疑。
特点五:股东数量变化大。
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或中报披露的股东人数可以看出,庄股股价完成了一个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其实也是股东人数从多到少,再从少到多的过程。庄股份的股东名单通常显示有多家机构或个人股东持有数量相近的社会公众股。因为为了控制市场,避免出现一家机构或个人持有总股本5%以上的情况,庄家必须使用多个不相关的账户同时买入,这也加大了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难度。
特点六:逆市而动。
一般股票走势与大盘同向波动,但庄股份在这方面往往表现不一。开盘阶段,逆市拉升,方便快速拿到筹码;在震荡阶段,利用提前收集的筹码,无视大盘走势,对股价进行打压,造成技术性持仓损失,造成市场恐慌,进一步适度增持和加注;在拉升阶段,由于外面的浮动资金稀缺,逆市上涨毫不费力。其间,利用对敲等非法手段操纵股价,容易引起市场关注,培养跟风群体,为日后顺利出货埋下伏笔;出货阶段,顺势企稳回升,抓住大众不再谨慎的心理,顺势大幅震荡出货。等货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上演了高台跳水反复打压清仓的把戏,直到股价从哪里来就从哪里去。
特征7:股价对消息反应异常。
在公平、公开、公正的信息披露制度下,市场股价会有效反映消息,利好消息有助于股价上涨,反之亦然。然而,庄股并非如此。银行家经常与上市公司联手,他们事先很清楚上市公司有什么消息。甚至私下故意制造所谓的坏消息和好消息,以达到庄家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庄家为了尽快完成建仓,人为散布不利消息,然后用含糊不清的公告,最终动摇投资者持股信心。再比如,股价惊人上涨后,之前不被认可的利好传闻终于实现,但股价在利好时滞涨,最终以暴跌收场。
特点八:追求流行概念
市场上一度出现概念炒作。有人认为创造概念比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更容易,想象空间更大。香港回归祖国、网络、有线网络以及最近入世、申奥这些概念,都是之前股市上比较流行的。当然,确实有很多公司受益,但这些概念往往被庄家拿来浑水摸鱼。
特点九:偏爱小盘股
翻开历史庄股,庄股横行的时候十有八九是小盘股。原因大概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小盘股市值小,对资金要求不高。做业务的时间比较短,风险可控性高;二是小盘股对大盘指数影响不大,不容易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第三,大公司相对规范,小公司容易配合支持;第四,小公司有机会突飞猛进的改变。即使是虚假包装,也能通过关联交易等非法手段蒙混过关。
庄古分类
股市中的庄家分为“强”、“弱”、“长”、“短”、“恶”。
有一点是强村的前提,那就是强村必须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没有强大的资金后盾,村里再强也强不了多少。其次,强装与上市公司联系密切,对上市公司内幕信息了如指掌。从心理上看,普遍有一种财大气粗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强庄的领导是很愿意做生意的,从他们操盘手的单子就可以在盘面上看的很清楚。
一般来说,强装的建仓阶段比较长,建仓期间很少进行大单。拆散零件的方法是他们惯用的手段。这是因为他们害怕暴露目标,引发后续盘的介入,毁了自己的好事。然而,无论强庄的商贩如何伪装,都摆脱不了被发现的命运。作为一个强村,因为他们有很多钱,所以必须吸收足够的筹码,才可以放手提高股价。而且由于他们的集资时间多在股市低迷时期,盘面上的卖单少得可怜。即使有大单挂在盘面上,也不会一扫而光,只是怕被别人吃掉。这时候盘面上会出现大密度的小票据,造成散户会买断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