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立一家理财公司?
具体可分为“个人或团队创业”和“机构扩张”两类。个人或团队创业是指合伙人团队或创始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决定成立自己的财富管理公司。机构扩张是指各类法人主体由于组织战略、竞争优势或经营环境等内外部因素,决定扩大经营领域,开展财富管理业务。
现实中,单一发起人仍然是创始人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最近越来越多的案例是个体企业家和机构扩张者通过合理的股权结构设计形成长期契约,实现优势互补。
条件2:资源禀赋
无论个人创业还是机构扩张,都需要清晰描述自身的发展路径和资源禀赋。目前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客户资源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技术能力。
客户资源能力是指高净值客户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粘性以及快速拓展高净值客户资源的能力。或者简单的说,就是养产品的能力。进一步细分,产品饲养能力需要根据可饲养的产品类型分为单一产品饲养能力和多样化产品饲养能力;或者按照筹款的手段,可以分为机构渠道筹款能力和直接零售筹款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是指在资产数量、资产质量和资产定价权方面的管理能力。或者简单的说,就是产品的供给能力。
同样需要继续分为两类:单一资产管理能力和多元化资产管理能力;或者按照资产管理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管理能力和间接管理能力。所谓技术能力,是近年来由于Fintech/WealthTech的兴起和沉淀而被业界认可的一种新生力量。
这个领域的很多玩家和创始团队都不是过去传统财富端或资产管理端的资源背景和发展路径,而是从P2P、社交网络、行业培训、行业自媒体、区块链/比特币、智能投顾等局部技术领域起步。,逐步建立自己在用户流量、品牌、用户社群、数据分析、投资算法等技术和互联网领域的差异化优势,进而有意切入高端财富管理业务。
三类禀赋自然可以兼得。但更多的时候,是从一种独特的技能开始的。很少有哪两个在成立之初就能同时形成的。即使有,两种能力也往往有明显的区别。实力均衡强的初创企业少之又少,这也是创业初期顶层架构和资源组合配置的本质。当然,如果没有这三样,先洗洗睡吧,准备好了再回来。
条件3:商业目的
前两个维度的条件更多的是客观条件,而经营目的是主观选择性条件;即:为什么要开理财业务?同样可以分为三种:以客户为中心,构建独立的财富管理业务——独立业务;围绕自身中心业务开展多元化业务,设立财富管理业务模块——多元化业务;实体产业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必要补充,丰富和充实产业链/资产管理链的资金来源——资金端业务。
所谓独立业务,是指一些独立的理财工作室、小型财富管理公司、精品财富管理机构或由专业理财师或专业个人创建的家族理财室。
他们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定制解决方案,全面收集和匹配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所谓多元化业务,是指一些原来的主营业务不是传统狭义上的理财业务(如销售理财产品或提供资产配置服务),而是围绕高净值人群和富裕人群的其他业务模式(如移民、高端房地产开发或房地产经纪、留学咨询、高端社区服务、高端培训等。),是为了增加收入来源,增强客户粘性,提升客户体验而建立的。
资金端业务是指因集团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投融资需求而诞生,并持续衍生出相应理财业务需求的资产管理业务。后两者并不是独立的业务,但区分基金端业务和多元化业务的简单方法是分析其募集产品的融资目的是为了自身集团战略、行业和资产管理发展的资金需求,还是仅仅为了赚取中间收入,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其自身主营业务与产品融资无关。
同理,商业目的可以是单一纯粹的,也可以是交叉综合的,甚至可以在推广过程中逐步调整变化。但总的来说,目的很明确,也很重要。因为目的性条件会直接影响公司顶层架构的设计,发展路径的选择,产品线的部署,团队人才的建设。
来源:NewBanker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