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主要是几家公司一起做。

《招标法》规定,投标人必须有三个以上的独立方,也就是说必须有三个以上的公司投标,少于三个公司就是失标。如果三个投标者中有一个对标书有问题,最终会导致失标。因此,必须有三家以上合法独立的企业参与投标,提交的标书不超过三家符合要求。

投标策略技巧:

投标竞争的成败,不仅取决于竞争对手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还取决于竞争策略是否正确,投标技巧运用是否得当。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出价最低者往往胜出。然而,这不是绝对的。有的报价不高,但还是得不到招标方的信任。原因是招标人不能提出有利于招标人的合理建议,不能运用投标报价的技巧和策略,所以未能中标。因此,有必要研究投标活动中的指导思想、报价策略和投标技巧。

所谓投标报价策略,是指在合法竞争的条件下,投标单位根据自身实力和条件确定的投标目标、竞争对策和报价技巧。即决定投标行为的决策思维和行动包括投标目标、对策和技巧三个要素。对于投标人来说,在掌握竞争对手的信息动态和相关资料后,通常会在综合分析投标策略因素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参与投标;参与投标报价后决定确定什么样的投标标的;在竞争中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击败竞争对手,达到中标的目的?这种研究和分析就是制定投标策略的具体过程。

目标选择

投标报价的目标是投标单位将在特定的投标模式下运作;利用自身的经营条件和优势,努力通过竞争实现利益。这种利益目标是投标单位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投标策略的核心要素,是选择竞争对策和投标技巧的依据。研究投标策略,应从分析投标目标入手,研究相关竞争对策,恰当运用投标技巧,形成完整的投标策略,达到中标的目的。

一、投标报价的选择目标

由于投标单位的经营能力和条件不同,同一招标项目可以针对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招标对象。

(1)生存型。投标报价是为了克服企业的生存危机,中标的原则可以忽略。

(2)补偿类型。投标报价是为了弥补企业的任务不足,追求边际效益。对工程设备的投标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以亏损为代价的低报价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由于产能的限制,应该只在规模较小的招标项目中考虑。

(3)营利。投标报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实现最佳利润为目标。投标单位对效益不吸引人的项目热情不高,对利润大的项目充满信心,不太重视竞争对手的动机分析和对策研究。

不同招标对象的选择是基于一定的条件。竞争性投标报价目标是投标单位追求的一种常见形式。

二、确定投标报价目标的因素

确定一个什么样的招标对象,并不是随意和武断的。首先要研究招标项目的技术、经济、商务等要求,然后分析自身在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再将自身条件与招标项目的要求逐一比较,确定自己在投标报价中的竞争地位,制定有利的投标报价目标。这种分析和比较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技术装备能力和工人技术操作水平。招标项目的技术条件对投标单位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设备能力和工人技术操作水平的要求。如果不能适应,就要更新或安装新的技术设备,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或者外包出去组织采购。因此,投标人的能力或由此导致的报价成本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投标对象的选择。另一方面,技术装备和运营能力高的投标单位承接技术水平低的项目,效益选择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2)设计能力。工程设计往往是招标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个综合性的招标项目中,设计工作的要求和工作量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投标人的设计能力能否适应招标项目的要求,直接决定了招标方式和招标对象的选择。一个适应招标项目的设计能力,可以充分发挥投标人的优势,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4)招标项目所能带来的后续机会,所谓后续机会,就是投标人中标后可能给未来的连续投标带来的投标机会,或者在未来类似项目的投标中占据有利地位。如果后期机会多了,有利于投标人树立形象,拓展市场,也有利于在这个招标项目的经济利益上做一些让步来中标。如果后期机会不多,就要着重考虑投标的经济效益。

(五)招标项目可能带来的出口机会。拓展国际市场,争取在国际招标中的一席之地,是投标人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能够为国际招标带来更大机会的招标项目,无疑是投标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决定了本次招标项目实际效益的低级选择。

(六)招标项目的竞争程度。所谓竞争程度,是指参与竞标的单位数量,以及每个竞标方的动机和目标。从外部制约了投标人利益目标选择的自由裁量权。招标的竞争性决定了招标单位必须立足内部条件,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确立正确的招标目标。

此外,对于不同的投标单位,如交货条件、付款方式、历史经验、承包工程的风险等都是影响选择投标对象的因素,从而在选择投标对象的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确定招标目标因素的定量分析

决定投标目标的因素通常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对于不同的投标单位,不同投标项目的决定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也是不同的。必须综合平衡,综合考虑。这里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通过分析把不可比的现象因素转化为可比的数量因素,通过计算投标机会的总得分来确定投标对象的选择。其程序是:

(一)根据投标单位的情况,具体确定参与定量分析的基本因素。定量分析因素的选择应根据招标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既能反映生产、管理、技术、质量的各个方面,又能抓住主要环节。

(2)衡量所选定量分析因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相对重要性,并分别确定权重,累计权重为100。

(3)将本工程设备项目的总投标机会得分825分与招标单位事先确定的最低可接受投标得分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参与投标报价以及如何报价(即以什么目标报价为依据)。一般来说:

1.当开标机会的总得分低于预定的最低报价得分时,可以选择放弃投标报价机会;当投标机会的总得分高于预定的最低报价得分时,可以决定参加投标。

2.在投标机会总得分高于预定最低报价得分的区间内,是选择投标报价的理想目标。通常区间越大,机会越多,幅度越大;间隔越小,机会越少,范围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