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企业文化的逻辑层次?
洋葱模型在市场上很常见,大多数合作伙伴都很熟悉。顾名思义,和洋葱差不多,从里到外都是分层次的。企业文化的洋葱模型从内到外分为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
听名词有些抽象,和我们一些具体的内容或者载体相比,分别是
精神层面对应的是愿景、使命、价值观、信仰、方法论等等。
制度层对应的是管理机制、奖惩机制、沟通机制和各种制度内容…
行为层对应着活动仪式、行为标准和行为规范…
物理层对应于VI系统、办公环境、文化环境等…
模型其实就是把我们每天熟悉的一些碎片化的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归纳。有了这个框架,你会更清楚我们在做什么水平。
就重要性而言,显而易见的是,越重要的东西,如果核心的东西不清楚,只从外层做工作,会事倍功半或徒劳无功。这也是你在很多公司看到或听到的。如果文化只是喊口号,或者贴一些标语或者海报而没有其他措施,不仅影响不到别人,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单一概念仍会有些抽象,例如:
比如我们有一个价值观就是创新,这是精神层的内容;接下来是创新奖、节能增效绩效奖等制度相关的内容,然后是员工在工作中会表现出来的各种创新相关的行为,都是行为层的内容。最后,我们会给符合行为导向的员工颁发徽章,这是物质层的内容。
有没有例子一目了然。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一层一层拆解的,下一节会分享。
文化要由内而外的输出和落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企业文化工作者最重要的是第二层:制度层的内容。我们上一节说过,文化建设的思路是找出关键行为,然后不断强化放大,直到成为群体行为。文化本身就很虚,很软。没有刚性制度的保障,行为很容易变形,甚至背道而驰。所以我们也会单独花一章来分享整个系统的内容,这是我们在落地过程中成功的一个关键。
NLP逻辑层次模型
除了这个模型,我还要介绍一个我们企业一直在用的模型,就是NLP的逻辑层级模型,从上到下包括愿景、使命、身份、价值观、信念、能力、行为、环境、氛围。
后面会讲到每一节的详细内容,这里就不读每一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了。
这是我们企业文化按照逻辑层次的全部内容。2020年,我们做的一个很重要的举动,就是从上到下考察我们从顶层视野到底层氛围逐渐拆解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员工会感受到一种非常强烈的偏差,即所谓言行不一,文化落地不可能成功。
以栗子为例,我们非常重视创新,但在日常管理行动中,管理者下达指令,员工按指令办事,从不收集员工意见。再举个栗子做例子。我们强调诚信,但在日常管理中,从未因为考勤和绩效作弊而受到处罚。这是一种只在口号里喊,上层价值观和下层行为不一致的文化。
因此,自上而下的一致性是我们从NLP模型中感知到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
坦白说,其实不管什么模式,都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没有好坏、好坏之分,大家都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