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有多少?
互联网保险的市场空间包括两部分。增量部分是保险市场的自然增长和互联网创造的新的保险需求。存量部分是互联网保险对传统保险渠道的替代。足够大的保险市场为互联网保险提供了发展空间;此外,保险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的空间。
保费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保险业继续快速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商业模式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保费收入规模从2013年的388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1万亿元,几乎增长了10倍。从增速来看,从2011开始,保费收入同比增速稳步上升,2016年增速创2008年以来新高,达到27.5%。
如今,互联网保险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223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2016上半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1431.1亿元,其中半年人身险保费接近全年人身险保费2015。
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机构数量逐年增加。
到2017上半年,国内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有129家。传统保险公司大多通过自建网站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方式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各保险公司基本都已触及互联网。中国保监会2016年备案的95亿份新承保保单中,约65%在互联网上销售,到2016年3月,互联网投保人数已超过3.3亿。
互联网保险的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互联网保险的保险结构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趋势。一个是从财产险到寿险的转变。2013年,中产寿险在互联网保险中的占比是8:2,2016年及以后,变成了2:8。事情是逐渐从标准化保险向非标准化保险转变。曾经在网上销售的产品主要是车险、意外险等类型的产品,但是到
2016年,投资违规险、年金险、万能险等非标准化险种占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的绝大部分,年金险、健康险占比自2017年以来不断上升。
互联网保费规模持续增长,车险近两年受政策调整影响较大。互联网保费收入达到2347亿元,其中财产险和人身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03亿元和6543.8+0945亿元,互联网人身险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3%。互联网整体保费同比仅增长5%,渗透率从2016年的9.2%下降到7.6%,2017H1年渗透率仅为58%。
在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2013年,阿里、腾讯、平安合资成立的众安保险获得国内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近年来,以百度、阿里、腾讯、JD.COM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在保险领域持续布局,尤其是阿里及其旗下的蚂蚁金服。其中,阿里控股国泰产险,蚂蚁鲍云和金宝保险全资成立。腾讯控股的为民保险于201711正式获批,百度于今年1正式完成对黑龙江联保龙江保险公司的收购。JD。COM的步伐相对较慢,2015要成立的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至今没有任何实际动作。但刘强调一定会在2017开幕式上投保,正在办理保险牌照,不排除投资购买的方式。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