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收购国能后又另起炉灶?恒大推恒驰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文|丁丁车

图|来源网络

那些曾寄希望于恒大延续国能造车事业的人越来越失望。种种迹象表明,恒大即将放弃前期收购的天津国能汽车厂。典型的例子就是恒大国能天津工厂涂装车间的电泳线已经关闭,R&D、制造、营销等关键部门的人员已经逐步分流。

不过,现在就断定这个地产大鳄应该彻底放弃造车的想法还为时过早。近日,恒大健康关于恒大新能源亏损扩大的财务数据,以及恒大新能源员工被调往恒大子公司恒大大宝销售的消息,引起了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恒大造车”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车逸志也第一时间报道了此事。

3月30日,恒大健康集团召开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恒大健康高层回答了近期关注的恒大造车问题。3月31日,恒大集团召开2019业绩发布会,也谈到了造车的问题。

从官方的回复来看,恒大显然对自己的造车业务充满信心。总结一下,基本是:亏损不严重,企业还不错;恒驰1年亮相,明年量产;同时,14新车正在研发中,8-10车型将成为爆款;在国内建设多个基地,一期规划总产能为654.38+0万辆。

这样的回复让外界再次感受到了恒大造车的野心和实力。但据我从多位接近恒大的人士处了解到的信息,恒大造车的实际进展很可能并没有其高层描述的那么顺利。

电泳车间已经停工,天津工厂二期已经停工。

恒大造车可能是从收购贾跃亭的FF(法拉第未来)开始的,但高潮是在控股天津国能汽车之后才开始的。自2019,15,恒大健康宣布收购国能汽车51%股权,恒大开始疯狂圈地汽车产业链,不仅收购了产业链上的多家公司,如今更是在天津。

然而,本应率先建成投产的恒大能源天津工厂,如今却陷入了停产和人员分流的僵局。

据接近恒大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恒大天津工厂的电泳车间已经停工,原计划扩大产能的二期工厂也只是“封了个房顶,里面什么都没有”。当被问及为什么会这样时,笔者得到的答案是恒大已经基本放弃了恒大的天津工厂。“这个事情在恒大内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恒大已经基本放弃了在天津的基地和工厂。不久前,它已经关闭了喷漆车间的电泳线(这是任何一个正常的整车厂都不会停止的)。预计6月份恒大天津工厂将全面关闭,制造部员工计划分流至广州南沙。研发方面,恒大将以上海R&D中心为主,其他员工(市场销售和运营)基本分流到恒大。”

前述消息人士告诉车毅智,到今年下半年,恒大将获得两年造车“双资质”,但根据天津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如果两年资质后量产不足5000辆,政府相关部门有权收回恒大已经获得的造车资质。恒大目前为止能下线多少辆车?少的500,多的200,而且这些车基本不卖,都停在天津工厂的停车场。

在这篇报道刊发前,车一条试图联系恒大内部人士对上述消息进行核实和求证,但对方除了在年报发布会上转述恒大健康高管对造车项目的官方声明外,并未正面回应恒大天津工厂的上述消息。

“恒大接手国能的目的很明确,一是为了资质,二是为了拿地。”消息人士告诉车逸之。2018 10,国能新能源生产项目获得工信部批准,成为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双资质”的10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恒大要和FF对簿公堂。2019元旦期间,双方达成和解。6月5438+10月15日,恒大健康宣布收购国能新能源51%股权,成功获得资质。

据国内汽车媒体报道,恒大与国能商谈收购事宜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可谓名副其实的“闪婚”。与国能承诺造车业务的态度不同,该消息人士称,恒大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打算继续国能的造车业务,而是打算凭借已收购的造车“双资质”另起炉灶。

“恒大本来想直接拿走资质,后来发现资质只能挂在天津,广州上海只能算分厂,其他分厂要等天津基地达到80%产能才能开工。于是恒大总部直接从国能天津派出负责资质申请的团队到深圳,尝试自己申请资质一个月,发现不行,只好放弃。然后开始推广自主的‘恒驰’汽车品牌,逐渐脱离国能。”

很难说恒大是出于什么原因接手国能,但在接手的一年多时间里,恒大高层很少在公开场合提及天津基地的建设进度,除了借助一款两次下线的国能版“萨博9-3电动车”召开的一次声势浩大的供应商大会。在刚刚举行的恒大健康业绩发布会上,官方在说明其生产基地建设时,都举了广州南沙基地的例子,该基地本应先投产。

天津造车项目停滞,但恒大地产项目已经开盘。

戏剧性的是,虽然恒大天津工厂的进展陷入停滞,但车易确实发现了一些消息人士透露的“恒大接收国可以拿地”的说法的相关信息。

消息人士透露,恒大在天津拿的地块,已经建起了名为“天津恒大月湖公馆”的住宅项目。车易发现,这一阴谋确实如消息人士所言,与恒大接手国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恒大健康10月5日公告收购国能新能源51%股权2019+65438;2月20日,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恒大巨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2月22日,恒大旗下天津国能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物业管理。

2019 4月17日,天津国能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竞得天津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地块,该地块后建成为月湖公馆项目;根据《挂牌出让协议》内容,竞买人应根据高新区产业规划和布局,在滨海高新区范围内实施投资不低于2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竞买人应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前,就上述事项与高新区管委会签订相关协议。

换句话说,如果恒大没有收购国能新能源股权,没有实施新能源造车项目投资,就没有资格竞拍该地块。更令人生疑的是,这块住宅地块的开发速度与天津工厂的建设进度形成鲜明对比。于是,恒大国能汽车内部有一种说法,恒大当初收购国能汽车的根本目的不是造车,而是拿地造房。

事实证明,这样的事后推测并非完全没有道理。2065438年4月17日拿地后,天津恒大月湖公馆城市展厅于同年9月13日宣告开放。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3万㎡,规划洋房22栋。165438+10月30日,月湖公馆开盘,每平米房价在万元左右。

“地产商跨界造车拿地”的说法流传已久,恒大也不避讳这一点。2019年8月28日,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在分析师沟通会上表示,恒大在各地借造车项目拿地,是为了弥补投资建厂造成的亏损,未来将推出“买房买车”促进房地产销售。

去年拿下国能新能源控股权后,恒大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拿地之旅。上面说的天津地块,可以说是拿下国能后的“福利”,随后在辽宁、江苏、郑州等地,恒大相继布局造车基地;2065438+2009年8月,时隔6年,恒大再次在广州公开市场取得两宗住宅用地,均以底价成交。

同样,如果没有恒大和广州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合作,这两块地可能也没那么容易拿到吧?

恒大会受到房地产寒冬的影响吗?

由于恒大集团资金实力雄厚,舆论一直不担心恒大造车的资金问题。但最近恒大“变相裁员”连同恒大新能源扩张亏损的消息,让很多人担心恒大是否也会“缺钱”。

根据恒大健康的业绩,2019年,恒大亏损49.5亿元,其中33.10亿元

然而,虽然依然赚得盆满钵满,但恒大集团2019年净利润暴跌50%,房地产行业2019年整体表现不佳。很多房企出现了业绩低于预期、增长缓慢、现金流紧张、偿债负担沉重的现象,而2020年的疫情无疑让房企雪上加霜。恒大也表示要转变模式,2020年实行“高增长,偿债负担重”。

这样的战略转变,可见恒大对高负债的高度重视。截至2065438+2009年2月末,恒大贷款总额为7999亿元,其中3721元为1年内到期,占46.5%。而同期恒大的现金及等价物只有654.38+0500.56亿元,也就是说现金的短期负债率只有0.4,现金很难覆盖短期负债。

总之像恒大一样有钱,也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在寒冬中日渐紧张。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当,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如果恒大地产业务受挫,那么造车业务为什么还在继续,真的很值得担心。

全员营销备受争议。恒大是什么?

或许是为了更好地度过房地产寒冬,恒大开始传出“裁员”的消息,汽车服务人员的安排让很多汽车行业人士感到不适。

日前,车易条报道恒大集团部分员工转入新成立的公司“恒大宝”,要求实现“全员卖房”、“全员营销”。针对这一消息,车易条采访了多位接近恒大集团的消息人士,他们证实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据接近恒大的消息人士透露,本质上是对“恒大宝”的人事调动。

消息人士透露,恒大计划向恒大输送约4万名员工,目前正在推第一批约1.2万名员工,其中包括恒大汽车部门的员工。“没有HR谈,没有人知道给谁打电话,只是让他们去某地报道,去之前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职位、工作内容、工资、合同内容。”

从恒大的注册信息来看,这家公司主要经营“销售业务”,包括房地产、汽车、奢侈品销售。该人士称,调入恒大的员工主要工作是销售楼盘,这种销售方式“很有问题”。“恒大要求员工担任会员,发展黄金会员奖励1,000元,少一个扣500元,每月发展30个黄金会员。所谓黄金会员,是指三年内从事房地产销售超过12个月的中介”。

这种被多位接近恒大的人士称为“传销”的模式,引发了内部员工的强烈反弹。另有消息称,恒大也知道不能强制调岗,所以目前没有官方通知,都在偷偷做。“恒大和恒大是两个不同法人、不同主体的公司,所以现在公司一直在用一些手段欺骗员工,比如以培训、参加入学考试等名义要求员工报到。

不得不说,房企的“江湖风度”让习惯了工程师文化的汽车行业从业者大吃一惊,一位消息人士甚至用“杀驴”二字来形容恒大对国能新能源员工的管理。

“恒大一接手国能,就要求每个员工梳理工作流程,共享资源。如果不明白,他们甚至飞到深圳总部来一一解释。此外,他们被转移了,有用的R&D和一些采购留了下来。去年年底签了合同,剩下的R&D、质量、生产、营销等部门的员工都安排在恒大。”

虽然很多帖子已经被删除,但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还是能看到很多类似的帖子。

写在最后

经过多方沟通,笔者对恒大造车的看法有点复杂。不可否认,从产业链布局和大投入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恒大造车的“诚意”。虽然房地产和造车的联动模式还有待验证,但确实是一种创新模式。毕竟以恒大在地产行业的实力,玩得好的话,真的有可能玩出一条新的“造车之路”。

而恒大在天津工厂的各种运作,员工调动,全员营销,都让笔者觉得“套路满满”,这种“江湖方式”实在让人反感。有一句话我们说了很多遍,但还是需要不断强调,任何一个不畏惧市场的汽车厂商,最终都会被市场抛弃。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